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主流项目趣闻:宝马身价8000万 保龄球月补才600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15:17  新民晚报
马术比赛曲高和寡马术比赛曲高和寡

  亚运会,有些非主流项目。

  踢毽子,人人都会。毽子,换成了藤制的球。你见过吗?

  保龄球,个个都玩。在球道中旋转前进,全民健身,也要胜者为王。

  翻开广州亚运的万宝全书,你了解的,有多少?

  1 谁最金贵——马术

  高头大马,古有说法。

  广州亚运赛场上,最贵的一匹马身价高达8000万元,来自马术障碍赛场。而参加奥运会的马匹,有的甚至过亿。马术的形象,一直很高大。

  一匹赛马能够精神抖擞站在马术场上,绝对不是单单一个人的功劳。马术,靠的是团队运作。少则几人,多则二十几人,常年为马服务。教练、调教师、饲养员、营养师、化妆师、科技团队、骑手、兽医、按摩师……中国马术队教练徐根发一口气报出了一长串马团队的“职务”。

  在这个团队里,光是一名优秀的教练,每天的工资就要1万多元,全年就是三四百万元,相当于一个优秀足球教练的身价。要是所有团队成员的工资加在一起,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是奥运赛场上的一匹宝马,不包括马本身的价格,每年在它身上的投入,至少千万元以上。”

  民以食为天,马何尝不是。大麦、燕麦、玉米、谷物、糖、精油、甘草、水果……一匹赛马,一天光吃这些“粗粮”,食谱就得写下长长的一串。“本次比赛,马饲料全部由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徐指导介绍,国外做马饲料比较专业,色香味俱全,马匹到了进餐时间,就会流口水。马儿们住的,也是“安乐窝”。每匹马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标间。大门是德国进口的,竹子制成,既结实,又环保。此外,为了保护马匹,墙壁都贴上了橡胶,以免马匹乱踢,伤了自己。马房里,还配置了空调设备,保证室温。“马匹也有自己的床,甘草做的,有15厘米高,像是一张席梦思。”到了冬天,团队还会给马量身定做“衣服”,保证马匹的健康。

  都说马是灵性的动物。它们,也是奢侈的消费者。

  2 谁最稀缺——藤球

  中国女子藤球队获得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首枚团体银牌,这也是中国藤球队参加亚运会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3个30岁“高龄”的“藤球妈妈”带着一群“90后”小妹妹齐齐上阵,带着“输球不输人”的良好心态,面对视藤球为“国球”的泰国队,作最后一拼。还是输了,却不输精彩。

  藤球属于非奥项目,中国藤球队也是中国少有的几支“业余队”之一,队员均为业余选手,有实力站上亚运赛场的。全国加起来也就十几个人,基本都来自高校。30岁的老将王晓花、孙晓丹及周荣红,都已经做了妈妈,全部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多哈亚运会后,队伍解散,而我们都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她们都生下了女儿,“接到电话,我们的心情是矛盾的。”她们狠心为孩子提前断了奶,丢下了家庭,“为国家争荣誉是无与伦比的感觉,但希望下一届,我们不再被需要。”

  让她们高兴的是,近年来中国藤球运动发展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国内开办藤球项目的大中学校正在增加,年轻队员因大学不设高水平藤球运动队而无书可读的状况也得到了初步解决。藤球队的张教练,希望自己被“忽视”,“下一届,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

  3 谁最节俭——保龄球

  600元,可以做什么?

  看一场演唱会?几个好友搓一顿?

  600元,是中国保龄球队一个月的补助。

  在亚运会保龄球女子双打比赛中,中国组合杨穗玲/张玉红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实现了亚运史上奖牌零的突破。她们没有庆祝,“庆祝是个奢侈的词语。”这也许是史上最穷的一支国家队了。

  就在亚运会比赛前,国家集训队因为经费不足,差一点被解散。分管保龄球的总局小球中心三部部长崔伟红到处“化缘”,才保证了全队的赛前集训费用。“不到200万元”,这是球队全年的经费,这个数字,仅相当于其他奥运项目队的零头。“这点钱,光用在器材消耗上就不够。”

  队员们带上飞机的装备,每人基本一只球。而新加坡、韩国的队员,都是成箱托运保龄球,“每个人都有六七个不同磅数的球。”保龄球需要根据手型、球道特点、润滑度等条件特制,一场比赛至少需要6个球,而且换一个场地就要换一类球,每只球造价千元以上,打300局就基本报废。可是,中国选手们,用不起。

  没钱怎么办?省!

  整个保龄球队,到外地比赛都是3个人挤一个标准间,教练都和队员拼房。崔伟红说,“大家经常一起打地铺睡。”每天多吃点酒店的免费早餐,午饭忍着不吃,晚上集体吃大排档。保龄球队也没有服装赞助商,“训练的服装就去北京秀水街买,25元一件T恤,也是纯棉的……”一双训练鞋,穿到裂开口子,缝缝补补继续穿。而按摩师等随队人员更是奢望,“几乎每个队员身上都有老伤,平时赛后,只能互相帮忙按摩放松肌肉。”

  她们是寂寞的。因为兴趣,从各行各业,走到了一起。算是苦中作乐吧,“我们,不是不快乐的。”

  特派记者 华心怡 厉苒苒 钟喆

  (本报广州今日电)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马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