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奥总干事:中国模式需借鉴 反对澳洲参加亚运会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7日06:58  华商网-华商报

  ■侯赛因告诉我们

  广州亚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亚运会亚运会将继续保持亚洲特色,不会取消非奥项目亚运会不会吸纳大洋洲国家参与广州亚运最大优势是体育、技术、运作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2010广州亚运会将于今日闭幕,这是中国时隔20年后第二次举办亚运会,这20年不仅仅是中国体

  育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快速崛起的时代。但过于强大的中国军团让亚运会沦为一支代表团的表演,带着争议问题走入贵宾室,本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这位OCA高层领导直面问题并告诉本报,亚运会会坚持自己的特色,不会改变。

  事先的担心烟消云散

  时隔20年,中国再度举办亚运会,广州亚运会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而亚运会的“中国模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华商报:首先请您评价一下这届广州亚运会?

  侯赛因:此前多哈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都为广州多了一份担心,但事实证明,广州亚运会是无与伦比的,而且绝对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从开幕式到比赛本身,再到组织运作,以及场馆都是非常出色和优秀的。

  华商报:中国先后举办了两届亚运会,在亚运史中,它们有着怎样的意义?

  侯赛因:北京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都非常重要,它们在历届亚运会中的地位很高,为亚运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两届亚运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提高。

  华商报: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举办国有什么样的意义?

  侯赛因:我参与了最近六届亚运会的筹备,亚运会从整体上使举办城市得到发展,包括体育设施、城市文化、IT系统建设、民生等各个方面。具体到广州,最显著的影响是广州会因为举办亚运会而出现很多新的公共设施和建筑,和七年前刚刚准备申办亚运会时大不一样。

  中国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本届亚运会,中国军团继续演出“独角戏”,一家独大引发了强烈争议,亚运会是否因为中国的太过强大而变得无趣呢?

  华商报:奥运会正在 “瘦身”,而广州亚运会的项目设置却是亚运会史上最多的一次,这是为什么?亚运会将如何瘦身?

  侯赛因:奥运会是针对全世界的比赛,而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不仅地理位置上的跨度大,而且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板球、东南亚的藤球和卡巴迪,还有中国武术。亚运会正因为有了这些各具特色的比赛项目而变得非常有魅力。下届仁川亚运会,我们会消减一些项目,但我们肯定还要保护各地区特有的体育文化特色。

  华商报:中国代表团再次显示出在亚运会中的强势,金牌和奖牌榜上的一家独大,会不会限制其他国家的体育运动的发展?

  侯赛因: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中国近年来体育成绩大幅度提高,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强大是分不开的。中国体育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其他体育运动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从中国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而这种学习无疑将帮助他们得到提高。

  华商报:有人说应该举办两种亚运会,一种为奥运项目,一种为非奥项目,您怎么看待这样的提议?

  侯赛因:没有必要办两种亚运会,如果分成两种亚运会,其中的一种就和奥运会没有什么区别了,失去了亚运会自身的特色。亚运会正因为有着这些特色项目而成为亚运会。

  澳洲“入亚”违背宣言

  由于亚运会的竞争力和关注度都在下降,澳大利亚及大洋洲某些国家想要加入亚运会,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还是荒诞举动呢?

  华商报:澳大利亚已经加入了亚洲杯足球赛,亚运会是否会考虑吸纳大洋洲的国家进入亚运会?

  侯赛因(拿下别在胸前的亚奥理事会徽章,指着对记者说):我们知道,奥运五环,代表着五大洲,如果大洋洲参加亚运会,就好像五环少了一环,这样是不对的。虽然大洋洲的加入,能够提高竞技体育的比赛水平和关注程度,让比赛变得更精彩,却和奥林匹克宣言相违背,不利于亚洲各地保持自己的特色,这和我们举办亚运会的初衷是相悖的。

  华商报:OCA(亚奥理事会)通过广州亚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本届亚运会对今后的亚运会有什么启发?

  侯赛因:对于OCA本身来说,最大的收获不仅在于运动以及各个领域的巨大提升——比如说像技术方面的改进,运作方面的提高——还在于文化活动(注:如开幕式文艺表演和亚运会期间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也举办得相当有水平,这些收获对于OCA都是无价之宝。举办亚运会的其他国家的组委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须成长,必须比上一届组委会做得更加好,我们的亚运会才能与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大赛抗衡。我们也必须在所有的领域都做到更好,才能有利于亚运会的成长发展以及未来的成功。

  采访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先生的申请已经递上去四天了,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丝毫的动静。再次去新闻中心打听,相关人员显得有点无可奈何,“你们还是回去等消息吧。”这句话已经听了很多遍,失望的感觉却一次比一次强烈。

  侯赛因先生可能是广州亚运会期间最忙的人:每天都要穿梭往来运动员村和各比赛场馆,监督查看整个赛事的运营情况。如果说亚奥理事会主席是一位宏观调控大师,那么总干事侯赛因先生就是将所有事情落实到实处的人。侯赛因以前是一位游泳运动员,并拿到过科威特的全国冠军。后来,他投身奥林匹克运动并在1984年加入亚奥理事会,直接参与过六届亚运会的组织工作,这次来到广州,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办会经验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接到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拿到了侯赛因秘书的手机号码。第一时间拨了过去,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士悦耳的声音,这是一次全英文的交涉,我们得知侯赛因先生真的很忙,一直没有接受媒体的专访,不过他表示将尽可能地安排出时间见见我们。最后,这位女秘书又将她的一位同事介绍给我们,由其负责和我们联络。几封英文的邮件往来之后,我们终于获得了独家专访的宝贵机会。十分钟的时间对于此次采访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排在我们之前的半岛电视台也只得到了二十分钟的采访时间。为了在采访中让侯赛因先生感觉更亲切,我们还专门请来会说阿拉伯语的志愿者当翻译。“递交采访申请的很多,但你们真的很幸运。”后来我们才从亚奥理事会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在整个亚运会比赛期间,侯赛因先生接受全亚洲媒体专访的次数屈指可数。

  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广州记者 赵蔚林 丁潇雅 采写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澳洲 亚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