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运保龄球手乃川大高材生 为国参赛与工作难取舍

  在参加广州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中国保龄球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草根”队伍,全部11名运动员都是业余高手。其中,来自成都的张轶佳目前还是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的在读研究生。  

  在本届亚运会上,张轶佳与队友合作获得男子3人赛的第四名。虽然无缘奖牌,但他告诉记者,还会继续保龄球运动,时刻准备着下次比赛。

  是保龄球高手

  也是川大高材生

  张轶佳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4岁开始接触保龄球。“刚开始只是打着玩,谁料越打越有兴趣。”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最初只是觉得打保龄球好玩,但没想到竟然越打越好,渐渐在同龄人中难寻对手,后来连不少成年人也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后来,他还专门拜保龄球高手张晔为师。

  除了保龄球打得好,张轶佳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高考那年,他考了594分,被川大录取。“这个分数可没有加分哦,保龄球没有运动员评级体系,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升学加分的事情。”张轶佳笑着告诉记者。读完4年本科,张轶佳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读研究生。提起这段经历,他还有点不好意思,“我们系里有300多人,保送名额只有20个,我是系里的前十几名,很顺利地保送读了研究生。”

  虽然当上了研究生,但张轶佳丝毫没有放弃保龄球运动的意思。“我当时专门跟导师讲,我爱打保龄球,以后可能会耽误一些学业。导师非常好,同意我合理安排时间,继续保龄球运动。”2007年,21岁的张轶佳和师父张晔配对,在成都的保龄球比赛中获得优胜,引起国家队教练的注意。不久后,他被选入中国队参加了亚洲青少年保龄球锦标赛和世界青少年保龄球锦标赛,并在去年入选国家亚运集训队。在国家队的历练,让张轶佳的保龄球水平突飞猛进,“刚进国家队时,我平均下来一局就打180多分。自从去年参加了国家队集训,才涨到了平均一局220多分。”

  同学大多不知他参加亚运会

  参加广州亚运会的中国保龄球队全部由业余选手组成,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保龄球馆员工、保龄球馆老板、学生……国家队没有工资,只有每月600元的训练补助。24岁的张轶佳是队中年龄最小的男队员,大家都喜欢叫他“佳佳”。

  在亚运会上,这个研究生同学活泼外向,不仅中国队的队员喜欢他,其他代表团的队员也跟他成了好朋友。但张轶佳却告诉记者,他在学校里其实蛮低调内向的,“除了几个室友,绝大多数同班同学都不知道我是运动员,更不知道我来参加亚运会了。”

  在同学们眼里,张轶佳是个爱去图书馆的优等生,并不知道他还爱泡在保龄球馆里。“在川大,我平时习惯一周打3到4次保龄球,当然都不是那种专门训练,完全是因为喜欢。另外,我还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和踢足球。应该说,除了读书,我最大爱好就是运动了。”张轶佳说。只是瘦瘦的他戴着一副大眼镜,实在不像运动健将的样子,当记者表达了这个观点后,佳佳笑了,“呵呵,所以同学们看不出来我是运动员啊。”他还主动爆料,“其实我也有软肋啊,我的英语就不太好,这是最让我头痛的问题。6级我考了好多次都没过,上次考完只差了10分,唉,真可惜……”

  有了工作也会坚持打球

  本届广州亚运会,代表中国队参赛的张轶佳与奖牌失之交臂,最好成绩是在男子3人赛中获得第四名。虽然与奖牌无缘,但张轶佳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我想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取得突破。对于保龄球运动,我不是来‘打酱油’的,我会坚持下去。”

  为备战亚运会,张轶佳去年11月就开始在国家队进行集训,不得不将研究生的学习暂停了。现在,已经回到成都的张轶佳正忙着写毕业论文。今年9月,张轶佳的同学们纷纷开始找工作,而他因为要训练和比赛,无暇顾及这些。“现在我们班上的同学基本都定下来要去什么单位了,我还不知道自己会去哪。不过我不担心,肯定能找到的。”说到就业这个话题,张轶佳已有自己的打算,“我想进大企业,不想继续读博士了。”如果工作了,恐怕以后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就不那么容易了吧?这个问题让张轶佳犯难了,“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我不会放弃保龄球这项运动,有工作后也会坚持下去。”成都商报记者 杜娟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