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筑牢防线无事就是本事 安保不言苦累日夜守海心沙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11:56  南方日报

  成功之道

  平安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经说:“安保超过竞赛。”对任何一场大型体育赛事而言,没有“平安”作前提,一切的精彩都无从谈起。

  整个亚运会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如果要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评价安保工作,那就是,“无事就是本事”。而彰显真本事的,是参与亚运安保的上百万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安保志愿者。

  广州亚运会,史无前例地选择在水上举行盛大的开闭幕式;而82个比赛、训练场馆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汕尾四市举行,点多面广;本届亚运会参赛运动员甚至超过北京奥运会———这一切,在成就广州创下亚运史上之最的同时,也让安保课题的难度系数陡然倍增。

  安保无小事,亚运会期间,面对史无前例的安保挑战,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军地协作的亚运安保团队,重点做好反恐处突、空中消雨、水下清障、海上防控、消防安全监管等多方面工作。广东警方借助防爆安检器材、水下探摸扫测工具、警用直升机等多种高科技设备护航亚运,并高标准建设赛事运行各级安保指挥、通讯和监控系统,多措并举增加亚运安全的系数。

  未雨绸缪

  1698个安保方案高达两米

  广州亚运会有四个特点:融水、开放、分散、复杂。开闭幕式在海心沙岛举行,四面环水,两岸高楼林立,安保难度大;广东位于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开放程度高;82个比赛、训练场馆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汕尾四市举行,运动员比赛和训练需要交通转场,距离远、路况杂、车流大;此外,广东是流动人口大省,人、屋、车、场等治安要素量大面广,情况复杂。

  这无疑是对我省公安机关的一场“大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多次强调“做好亚运安保工作是衡量亚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亚运安全是1,其它工作是0,只有1做好了,后边的0才有实际意义,如果1没有了,后边的0再多,也没有用。

  亚运会期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时间,但安保工作却需要提早半年甚至一年就开始筹备。一方面,警方开展了“创平安、迎亚运”专项行动和“平安亚运十大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平安亚运”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从预案着手,光是亚运安保方案,就制定了1698 个,比北京奥运会910个方案还要多,各种方案叠加起来,足足有两米高!

  针对海心沙主会场的开闭幕式安保,安保团队采用了物防、技防设施,对参会政要、贵宾、运动员、观众等不同人员,分类划分入场通道、应急疏散区域和路线。对开幕式珠江巡游运动员乘坐的巡游船只、登船码头以及周边楼宇进行严格看护、警戒、安检。

  对亚运城和各赛区比赛场馆,则按照“一馆一方案”的原则,全面落实安保措施。为了确保接待酒店、比赛场馆、驻地等场所的消防安全万无一失,安保部门从全国全省借调消防专家,对每个场馆进行量身检验,仅提出的各类整改建议就多达千余条。

  在广州亚运安保进入“百米冲刺阶段”之际,广东省公安厅建立亚运“护城河”工程,自135个环粤、环穗公安检查站10月10日全面启动以来,严格落实对入粤车辆、人员、物品的安全检查,“过滤”各种不安全因素,力争“不让一枪一弹流入广东”、“不让一名犯罪分子流入广东”。

  科技护航

  为亚运安保装上“千里眼”

  高科技为打造亚运安保防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筹划亚运安保工作时,安保部门就十分注重构建高水平的亚运安保科技系统,全面提升亚运安保警务反应能力。

  在广州,26万只“天眼”已遍布大街小巷,亚运场馆内部及周边的监控头就有1.2万多个。目前,广州市公安局所有基层所队已100%实现联网,覆盖全市大街小巷、城区、农村,为指挥员全面掌握现场情况、部署警力、决策执行反馈提供了直观、实用的第一手资料。

  开闭幕式在水上举行,“水”元素成就了开闭幕式史无前例的大胆创意,但对警方而言,这样的安保难度也是空前绝后。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利用高科技,花巨资购买了一台先进的水下机器人,这台小机器人有GPS定位,能对水下排查目标进行扫测、处置水下障碍物或爆炸物等;全国公安水上警务装备中最大、最先进的成套装备“羊城号”水警多功能综合船也投入亚运安保中。

  再比如,水上分局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声纳扫测系统,在水下扫测得到的三维彩色海测图,能将珠江水域及整个河床拍得清清楚楚,所提供的这本海测图“账本”,能帮助水上安保部门通过比对发现可疑物体,帮助警方扫除可疑障碍物。据悉,该系统设备的数据分析精细程度甚至比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更高。事实上,该声纳扫测系统在开闭幕式的安保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此外,武警广东总队还为各执勤部队配发了一批全新的特种车辆和执勤器材,包括防弹运兵车、攀登突击车、防暴布障车、多功能排障车等共计近200辆,执勤器材包括单兵防爆防护器材、拦阻装备、声波驱散器等。

  花巨资建设配备的这些先进装置系统,为亚运安保装上了一只只“千里眼”。

  警民协力

  筑起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

  数月来,以数万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为主体的安保团队,为了“平安亚运”,厉兵秣马,日夜奋战。晨曦中,是他们匆匆赶赴安保战场的脚步声,踏醒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骄阳下,是他们伟岸的身躯、坚毅的步伐,筑起海心沙铜墙铁壁;深夜里,是他们带着一身疲惫归家的身影,温暖了暗夜的清冷。

  在海心沙岛这样一个四面环水的开放式区域举行开闭幕式,史无前例,安保难度空前。开幕式筹备的前期工作就非常复杂,从安保方案制定、施工人员背景审查,到周边楼宇和水域状况基础调查,以及建设期间施工人员管理、场地安保、物资供应安全监管等,要求工作必须细之又细、严之又严,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

  最初岛上条件差,开幕式安保团队住的是板房,吃的是盒饭,白天四处奔忙,晚上在灯下做方案、写材料。工作紧张时,他们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今年春节,安保团队几乎没时间回家,大年初一,广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就带领团队全部留在岛上工作。

  为了说服海心沙主会场附近临江大道楼盘居民在开幕式当天下楼配合安保工作,天河区猎德派出所的民警接连上门做工作,一趟没找到人,再找第二趟、第三趟……为了跑一户人家,54岁的老民警张永奎足足跑了不下十趟!就是这样的坚持不懈,确保了开幕式当天辖区45栋望江楼盘的下楼率达到了99.5%。

  大夫山森林公园仅有一天的自行车比赛,就是为了这一天,担负安保工作的武警清远市支队官兵备战了三个月之久,与驻场馆安保力量联合开展方案演练就达20多次。

  更多的是像广州白云太和派出所和珊社区警务室邱俊文这样普通的社区民警,每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转个不停,时刻盯牢社区的治安。邱警官说,每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细胞,只有每一个小细胞都好好的,整个社会面才能确保平平安安。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的“红袖章”纷纷走进大街小巷,他们当中,有学生、小区保安、公交司机、清洁工、报纸投递员、退休老人。他们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红袖章,配上小口哨,就像驱赶鸟雀偷食的“稻草人”一样,默默地守在城区一隅,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盯紧每一个角落。警民携手发挥的无穷力量,筑起的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

  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

  ■【样本】

  不言苦累日夜守护海心沙

  梦幻般的海心沙,演绎着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精彩。这艘“亚运之舟”,如今与电视塔、花城广场一样,成为羊城的又一新地标。

  与其他亚运场馆不同的是,“亚运之舟”的地下一层,不仅有亚运指挥信息“中枢神经”,还有火炬塔燃气供应室、供电室等要害部位。担负海心沙安保执勤任务的武警韶关市支队数百个执勤哨位犹如一颗颗“绿色螺丝钉”,镶嵌在海心沙的每一个角落,护卫着海心沙的安全。

  火炬塔“从头到脚”有武警守护

  开幕式之后,海心沙上熊熊燃烧的火炬成为大家观赏开幕式主会场、合影留念的标志物之一。你可能不知道,火炬塔“从头到脚”,都有武警站岗守护。

  在“亚运之舟”舞台地下,就是鲜为人知的火炬“中枢”———升降控制室和燃气控制室。门外除了有武警哨兵警惕把守之外,哨位上方还有摄像监控设施,安保措施极其严密。每名哨兵的口袋里有一份出入控制室人员的名单,即便是日常维护火炬的工作人员进入,除了要持证查验外,战士们还要对其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

  开幕式上火炬点燃后,走在漆黑的燃气控制室外通道,“呲、呲”的气流声不绝于耳。河南焦作籍战士王昆初次担负守护哨,还以为是燃气泄漏,他机警地向上级报告此事,经工作人员解释,得知是火炬燃气通过管道的声音,大家才知是虚惊一场。为安全起见,火炬正常供气数天后,燃气控制室外的通道才恢复正常照明。

  每次上哨,战士们都要步行40级的楼梯台阶,从地上走到地下负一层的火炬升降控制室和燃气控制室守护岗。每人每天3班哨要站6个小时,一天就要爬240级台阶,常常累得腰酸腿痛。

  那些为火炬站岗的哨兵体型体质要求十分严格。武警韶关市支队双胞胎兄弟谢文、谢武符合身材高大挺拔、相貌英俊威武的条件,才被挑选为火炬塔站岗。

  100多天来,武警战士们和火炬塔朝夕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亚运会结束后,跟火炬塔合个影,把照片带回韶关珍藏永远。

  “守电兵”克服高温一站就是数小时

  供电房是最闷热的哨位,由于处在封闭状态,这里的温度要比其他地方高出4—5℃,呆的时间一长,普通人连喘气都觉得困难。哨兵李世波告诉记者,在这里执勤的时候,耳边只能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供电设备的“嗡嗡”声,一种就是晚上成千上万只蚊子在耳边“唱歌”。

  与其他安保岗位不同,执勤的武警战士长时间站立在一个哨位,时刻保持标准军姿,纹丝不动,且保持高度警惕,这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枯燥与乏味。武警战士田宝金告诉记者,他在信息网络控制中心站了100天的哨,每天只能见到三张面孔:一张是每天定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的检修工人;一张是时不时到哨位上了解情况的部队领导;还有一张就是他自己的脸庞了。小田指着哨位对面的门告诉记者:“这个门是反光的,门上有我的影子!有时候太闷了,就对着镜子里的那个‘自己’说说话。”

  像熟悉营区一样熟悉“亚运之舟”

  在100多天与海心沙“亚运之舟”的亲密接触中,官兵们都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摸路。“我们的训练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只要进入海心沙,脑海里就会呈现一副完整的‘亚运之舟’地形图。”武警韶关市支队支队长郑烨告诉记者,官兵们就像熟悉自己的营区一样熟悉海心沙“亚运之舟”,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就能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到位处置。

  “90后”武警战士吴棹文是广州本地人,家就在附近,可为了保证不影响亚运安保执勤,小吴只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参与了亚运安保执勤,而对自己就在家门口为亚运站岗一事,却从未提起。

  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

  通讯员陈志光焦炎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