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0后亚运志愿者成长轨迹 向外宾讲故事工作累到哭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0:48  金羊网-新快报
林苑。林苑。

  ■新快报记者 尹来 实习生 曾淑霞 通讯员 岳嘉 报道

  16天!16天来,徐洁明第一次见到了女儿。

  瘦了吗?黑了吗?好像都没有,可徐洁明就是觉得女儿林苑变了,觉得这个不是很独立的孩子,没怎么离开过家的孩子改变了。实际上,从女儿当上亚运志愿者以来,她就一直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在女儿身上一点点的发生着。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有着一个个像林苑这样的90后志愿者,在很多人眼中,他们似乎还只是个孩子,可在这场盛大的运动会上,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学着用自己年轻的肩膀,承担接踵而来的种种责任。

  他们成就了亚运,亚运也成就了他们。2010年11月27日,广州亚运会闭幕,90后志愿者的人生却从此起航!

  懵懂中加入

  出国梦擦肩而过,通宵达旦忙到哭鼻子

  林苑,21岁,广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学生

  高强度的工作,常让她躲在被子里哭,跑到老师跟前哭,但哭着说着,又说到志愿者团队的工作上去了。到最后她发现,老师又给布置了很多任务,她也忘记刚刚为啥哭,又跑着忙开了。

  2010年6月的一天,贺娟对着眼前的电脑,有些心烦。

  贺娟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大四学生。2010年5月,她加入天河网球学校(以下简称“天网”)志愿者服务团队,主要负责策划宣传工作。

  加入“天网”对于贺娟而言,完全是一个意外。实际上,从大一开始,她就一直有着出国留学的梦想,到了今年,正是要着手开始准备出国事宜的最紧张时刻,没想到,这条“预订”的前路却突然拐了个弯。

  5月的一天,学校的彭炜锋老师突然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参加到亚运志愿者团队中来,负责整体宣传工作。

  贺娟有些犹豫,自己的“出国梦”还有太多准备工作要做,申请学校、准备简历、作品集……更何况申请学校都有个最佳时期,一旦错过了,可能要再等一年才有机会。彭老师早就明白贺娟的心思,实际上,还是他鼓励贺娟出国留学的。但是,他同时也觉得,亚运会志愿者对于贺娟来说,也是个难得可贵的锻炼机会,不应该就这么擦肩而过。

  为此,他向贺娟承诺,会尽量少安排工作给她,最终将贺娟吸纳了进来。

  由于还要负责亚运、亚残运会测试赛的宣传活动,贺娟和她的团队进入亚运状态的时间非常早,可当他们开始运转时,无论是贺娟,还是彭老师,都懵了。

  “我完全没有想到每天会有那么多的工作,经常为团队的事情通宵达旦,对着电脑点击鼠标,敲击键盘,一遍又一遍地设计、修改海报、证书,有时到早上7点才能睡一小会,8点多又得起床继续工作。”贺娟回忆说,那时候,曾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从来不长痘痘的她也长了满脸痘痘……

  贺娟为此放弃了个人的全部计划,她对此一度“很难受”。为了做好团队的事,她几乎断了跟朋友的所有联系。有时候真的觉得压力太大了,她就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也在老师面前哭过。“老师一边安慰我,一边答应让我先休息两天”。

  可是聊着聊着,又会说到团队的工作上去。“说到最后我就发现,老师又给我布置了很多任务……我也忘记刚刚为啥哭来着,开始找人加班加点。”

  追求中赢机会

  突遇家庭变故,乖乖女学会承担责任

  贺娟,湖北人,2007年到广州读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大四学生

  “爸爸曾经对我说过,雨濛,你的人生太顺了!”雨濛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这段话。没想到亚运期间,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从她的人生中永远地“退场”了。雨濛飞回了家,处理完事情,在开幕式的前一天赶回了场馆。从11月11日起,她以标准的高度,标准的姿势,全程灿烂的微笑,举着几斤重的国牌,没有一次缺勤。

  当贺娟懵懵懂懂地走进了亚运志愿者队伍时,一心想做亚运志愿者的廖雨濛刚好被拒之门外。

  廖雨濛,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志愿者队队长,也是该学院参与志愿者活动最为积极的学生之一。她曾经到广东最贫瘠的地方支教,到广交会服务,到广东科学中心帮忙……只要是需要志愿者的地方,就能看到她欢快的身影。因此,她身边的朋友也给她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叫“兔子”,意思说她像兔子一般爱蹦蹦跳跳,到处窜来窜去。

  今年年初,当亚运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传进校园时,对于热爱志愿服务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她是学院第一个报名的,也是第一个参加考试,第一个走进面试现场的。但让人意外的是,雨濛竟然落选了。

  “可能是笔试准备的时间不够吧,笔试没通过。”这对亚运充满期待的女孩来说很伤心,“对于广州,举办亚运的机会可能是20年一遇,50年一遇,可是对于我,只有一次!”廖雨濛想做亚运志愿者的出发点很简单,她觉得到亚运会上做志愿者是一次难得可贵的经历。“而且,家里人的支持也是我最大的动力,说不定他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我!”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还有着单纯无比的愿望。

  幸运的是,几个月后,学校进行了专业志愿者的招募,廖雨濛把握住机会,再次参加了层层考试,终于用优秀的成绩争取到了一张亚运志愿者的入场券,她成了一名竞赛技术部的指引员。

  辛苦争取来的机会,可等实际上岗了,廖雨濛的工作却看似简单。柔道比赛期间,她为运动员提着衣物箱,并提醒他们在比赛开始前不能上场。摔跤比赛期间,她则要举着几斤重的国牌,直到比赛结束。

  但雨濛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标准的举牌高度,标准的姿势,全程灿烂的微笑。“引导员是很容易上镜的。”雨濛说,为此她每次站在比赛场区,都很自然地抬头挺胸,展现出美好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精神风采。

  认真与执着,让她赢得了来自团队以及运动员的肯定和赞扬。她记得运动员的每一声“谢谢”,又或者外籍运动员用不标准的中文对她吼着说“你好”,甚至有韩国教练为她的微笑竖起了大拇指。又有谁能想到,这个每天开开心心微笑的小女孩,就在亚运会开幕前夕,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从她的人生中永远地“退场”了。

  “爸爸曾经对我说过,雨濛,你的人生太顺了!”雨濛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这段话,没想到,自己最大的人生转折,却在亚运期间发生了。就在开幕式的前一周,廖雨濛飞回了家,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在开幕式的前一天,她赶回了场馆。从11月11日起,到11月26日,连续上岗半个月,没有一次缺勤。

  也许,孩子总是这样成长的吧。这个父亲印象中总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承担。她没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伤心,依旧每天笑着。“有时候还接到外公外婆的电话,说又在电视上见到我了。如果没见到,他们也会打电话,说为什么不直播啊!”语笑间,她也顶起了那份家庭责任。

  独生女变了

  陪同贵宾逛街,用上小时候妈妈讲的故事

  廖雨濛,19岁,贵州人,2008年来广州读书,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

  林苑的第一个“国际任务”就是陪同官员“逛街”!她提前很多天就准备了详细的流程表,她甚至准备了很多西关故事。但妈妈从来不觉得她是个独立的孩子,也没吃过多少苦,担心她完不成任务。

  林苑的志愿服务岗位可能是很多人羡慕不已的,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高级翻译的学生,她的特长让她成了国际要人礼宾团队的一名志愿者。亚运开幕之后,她所在的团队接受了陪同不丹国官员的任务。

  11月13日,林苑的第一个“国际任务”就是陪一位不丹官员“逛街”!

  看来很简单的逛街,却让林苑很紧张。“外事无小事,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林苑提前很多天就准备了详细的流程表,时间准确到每一分每一秒,一刻都不能大意。”根据官员的要求,她细心地挑选了极具广州特色的商场——友谊商店;挑选了以老广味道著称的“炳胜”作为午餐的地点,她甚至还细心地准备了很多西关故事。“那些故事有些还是小时候妈妈讲给我听的,没想到亚运会派上用场”。

  虽然感觉已经是万事俱备了,林苑还是打了个电话给父母,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军人出身的爸妈更为谨慎,再三叮嘱她不要犯错,爸爸还推荐了菜谱。“这孩子从小就没怎么离开过家,我总感觉她还是个孩子,要她去接待外宾,我总是担心她犯错。”妈妈徐洁明事后说,自己从来不觉得林苑是个很独立的孩子,也没吃过多少苦,一度还很担心,她能不能完成志愿者的任务。

  整个亚运期间,林苑没有回过一次家。“这是她离家最久的一次吧。即便是上学期间,她最长也就是一个星期,总要回家一次的。”徐妈妈还有些想念这个总是在身边的孩子。所以,只要是林苑的电话来了,无论是什么问题,父母都会全心全意地帮女儿去解决。

  成长进行时

  90后收获感动,妈妈发现女儿有了主见

  11月25日晚,华工场馆志愿者庆功大会上,雨濛因为工作出色,被颁予“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站在亚运颁奖台上,风光堪比亚运冠军。有同学知道她的伤心事,更加佩服这名同学的勇敢与坚毅。

  “其实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雨濛还记得最后一顿亚运餐时,大家依依不舍的样子。“我们就坐在那,吃完了饭,还舍不得离开,聊啊聊啊,一直聊到很晚……”她说自己以前总是不太自信,很害羞,可是现在不会了。“我想,我未来的人生中,都会把做志愿者坚持下去,因为这件事,真的可以收获到很多美好的东西。美好的朋友,回忆和友情。”

  贺娟也终于闲了下来。不过这种闲只是志愿者服务工作上的,她马上捡起了已经闲置了不少时间的课本,还有自己原定的申请学校名单,再度开始了出国大计。“开始得有点晚,很多学校10月底已经放出一批名单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有机会。”近半年的志愿生活,早就教会了贺娟,遇事不要轻易放弃。“我还要参加亚残会哦。”这个在亚运中被累到几近崩溃的女孩,现在倒是越来越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志愿团队了。她说,不仅仅是她,团队里的很多人,都主动要求要继续服务亚残会。

  林苑也终于回到了家里。可是,原来总是当参谋的徐妈妈,却发现女儿越来越有主见了。“以前很多问题还拿出来问一问,现在啊,好像还嫌弃我们不如她懂的多一样。”徐妈妈发现,女儿越来越能干了。

  虽然亚运已经结束,林苑却是越来越难忘那段哭过累过苦过也笑过的日子。“我记得,不丹贵宾上飞机前,给了我们每个志愿者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外国人把拥抱当见面礼,可我能感觉得到他是发自内心的,很真诚地感谢我们。我想,这就是对我们这段日子最大的肯定吧”。

  亚运会已经闭幕,可是这批年轻志愿者的生活却在重新起航。他们可能曾经是大家眼中的孩子,他们可能曾经是父母臂膀下呵护的对象,他们可能是温室中没有经过风雨的一朵小花,可是今天,他们却从亚运中华丽蜕变,学着接受批评,学着承担责任,学着敬业工作,学着用自己的汗水刻画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未来。这就是90后,这就是广州亚运志愿者一代。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志愿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