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牌教头黄玉斌见证时代变迁 亚运20年幕后故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04日13:05  金羊网-新快报
快乐、有个性,陈一冰身上体现了新时代运动员的特点。快乐、有个性,陈一冰身上体现了新时代运动员的特点。
作为老一代运动员,黄玉斌(右)和李宁同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作为老一代运动员,黄玉斌(右)和李宁同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专题撰文 新快报记者 杨澍

  一晃20年,从北京到广州,这次亚运会中国体操队共拿到13枚金牌,差点实现包揽。其间中国体操队,尤其是男队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而作为这段岁月的见证人,黄玉斌也从体操男队的主教练成为了体操队的总教练,对于他来说,背后的故事实在太多,而同时反映的还有整个国家和中国社会的变化……

  北京亚运会,压力空前

  “我能感觉到黄指导当时巨大的压力。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了紧张的时候,脸色是黑的,不说话。”

  1990年,刚刚做教练5年的黄玉斌,接过了中国男子体操队主教练一职,面对的是老队员及业内人士挑剔的目光。

  队中,20岁的李敬是他的关门弟子,16岁的李小双是新进来的,他将两人同李春阳、国林跃、黄力平一起,分配到了“冠军组”。

  “当时我们以为开玩笑。我们都是新人,只有李敬、黄力平是冠军,怎么能叫冠军组?另外,他告诉我们马上要在亚运会上拿金牌,时间也太紧了点吧。”李小双回忆。

  作为主帅,黄玉斌当然不好将自己承担的压力直接传递给队员。北京亚运会是继1988年汉城奥运会惨败而归后的第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国内媒体以“等待了五千年”这样的词句描绘中国民众的心情。对于各个运动队,当时体委的要求有两方面:第一是精神文明的丰收。要让全世界都看到,第一次承办世界性赛事的中国的发展;第二是金牌数量的丰收。具体来说就是“调整运动项目布局,集中力量把奥运会和有重大国际比赛的项目搞上去”。时任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向全国人民保证:“保证金牌第一,金牌数必须超过100块。”

  金牌!金牌!金牌!黄玉斌和弟子们感受到了金牌无法承受之重。在沉重的备战氛围中,发誓要抓一批队员、带领中国体操重新崛起的黄玉斌,喊出了“用血汗向亚运目标冲刺”的口号。

  1990年9月23日,北京亚运会比赛第一天,黄玉斌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队伍亮相男团决赛。现场的观众拿着充气棒,挥舞着一面面国旗。“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扬我英雄本色”的横幅时刻提醒着他们:一定要成功!面对乌泱泱的观众,李敬感觉自己头皮发麻,汗毛竖起。他回忆说:“我能感觉到黄指导当时巨大的压力。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了紧张的时候,脸色是黑的,不说话。”

  赛时的疯狂 赛后的淡忘

  有这种感觉的,不只是体操队。“观众一听是中国选手就站起来狂鼓掌。我们只能等他们冷静下来,才去跳。”跳水女皇高敏说。

  “我每打一个好球,现场就叫好声一片,就像要把房顶给掀翻了。”邓亚萍说。

  “我看到我的教练偷偷跑出去吃镇定剂,心脏实在受不了。”获得羽毛球女双冠军的关渭贞回忆。

  那一年,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金183块,占据了金牌总数的3/5。但除了183块金牌的荣耀之外,作为普通观众,绝大多数人很少还记得其他。

  广州亚运会,淡化金牌

  经历了20年的发展和改变,金牌不再如20年前那般沉重,单纯的金牌荣耀和集体荣誉不再是国人唯一的兴奋点。

  20年后,当黄玉斌出现在广州亚运会赛场时,他已经是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队里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照片能挂满整整一面冠军墙。和20年前“用血汗向亚运目标冲刺”的悲壮相比,黄指导甚至在赛前喊出了“淡化金牌”的口号。他所讲的“淡化金牌”不是不要金牌,而是强调在单一的竞技金牌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去发现和体验。

  在这一点上,中国男队队长陈一冰的表现尤其抢眼。作为队长,他在场上稳定发挥,带领体操男队夺得广州亚运体操男团冠军,延续了中国体操男团亚运十连冠的传奇。同时还发挥吊环优势,赢得吊环单项冠军。而在其他方面,他也焕发着运动员以前不多见的个性魅力。

  陈一冰和蹦床运动员何雯娜的恋情已经公开。和刘国梁、王谨当年被封杀相比,这对金童玉女得到了普遍的祝福。拿到团体和吊环金牌后,陈一冰还跑到亚运村去美甲,从他微博上公布出来的照片看,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五星红旗和“中国”字样,又有“NO.1冰”和“NO.1娜”。闲时他和何雯娜边在场边看比赛边亲密吃香蕉,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也落落大方,陈一冰还主动通过镜头向女友送飞吻。

  和广州亚运会中国夺得的199块金牌一样,作为新时代的运动员,陈一冰和他的故事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经历了20年的发展和改变,金牌不再如20年前那般沉重,单纯的金牌荣耀和集体荣誉不再是国人唯一的兴奋点。20年的改变,让举国上下对体育竞技、对金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别样的期待。振奋人心的运动员精神、赛场内外的个人魅力、对体育运动轻松乐享的心态,也成为普通大众看重的东西。陈一冰的故事如果在以前,也许会被扣上“搅乱队风”的帽子,但是现在,人们对这个爽朗快乐的天津大男孩更多的是欣赏。

  除了爱金牌,也爱生活

  “运动员想着展示自己,国人也真正享受着体育给他带来的快乐,这才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走向成熟。”

  陈一冰的故事不止一个。体操女队的小花们把衣服拉链拉至头顶,在比赛场边和记者玩起“你猜我是谁”的游戏,跳水一姐吴敏霞在比赛间隙用手机玩纸牌……年轻的中国小将们爱金牌,也爱快乐;爱体育,也爱生活。他们渴望把体育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广州亚运会前,黄玉斌带领中国体操队在香港做了一个义演活动,香港居民得以近距离欣赏高水平的体操表演,这也引起了巨大反响。黄玉斌说体操不是“苦、累、伤”,体操是快乐的。

  同样的,也有越来越多的奥运冠军们来到体育爱好者中间,与大家一同切磋技艺,分享体育带给人们的激励和快乐。邓亚萍说:“我们正在经过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样的过程,国人的心态正日趋平和。运动员想着展示自己,推动项目发展,国人也真正享受着体育给他带来的快乐,这才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走向成熟。”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收获了亚运第1000枚金牌,它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功利性金牌的追逐已逐步演变为全民体育的热情,中国体育发生着改变,赛场进一步成为欣赏运动员魅力和风格的舞台,而观众也在学会用更轻松享受的态度来面对成绩,而体育正在进行向本质的回归。

  20年,亚运,印记着这个大国的改变。20年,每一个点滴,是你、我、他,让改变发生。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黄玉斌 体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