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育界,邓亚萍不常有,丁俊晖可常有。
一个邓亚萍,约等于成千上万练乒乓球的无名小将。每代乒乓名将,大概都需要历经如此竞争、选拔和淘汰。 一个小丁,后面只有一个老丁。老丁负责提供儿子的粮草,并为他充当经纪角色。小丁的道路,是一个“个体户”白手创业的道路。风险是有的,但风险止于每个个体户都可能遇上的风险。一旦走对了路,小学毕业的小丁,如今不但有高收入的职业、巨大的名声和社会影响力,而且在昨天的亚运会比赛上,以一杆100分,一杆94分的星级表演,曲线救国,完成了从明星到英雄的进化。 幼年时期的小丁,有没有台球天赋当很难判断,可判断的只是他对台球有浓厚的兴趣。小丁的道路,并不证明若干8岁的孩子都可以弃学打台球,但可证明,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体育比赛可以成为一门职业;3、职业的基础目标是赚钱养活自己;4、职业的中级目标是享受职业的快感;5、职业的高级目标,是可以为国争光;6、如果职业还能促进一门事业的发展或市场的兴起,那是机缘巧合。 丁俊晖是体制外的,台球是非奥项目。正因如此,丁俊晖才有可能在“被忽视”中成为暴发的个体户。丁俊晖不会以为国争光为职业门槛,昨天的亚运经历证明,他做到了。丁俊晖也不会以促进中国台球市场发展为奋斗方向,事实是,他也做到了。他还做到的是,更多的人在打球中获得快乐,并健身。这些不是丁俊晖想带来的,是“个体户”这个身份的随属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