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迪犹如成年版的“老鹰捉小鸡”游戏。郭一江
诞生亚运首金的南沙体育馆注定只能“昙花一现”,自家的武术伴着低迷的上座率收官,而异域的卡巴迪又在一片匪夷所思的目光中登场。“卡巴迪、卡巴迪……”亢奋的背景音乐扬起,两支参赛队走到场地中央,玩起了成年版的“老鹰捉小鸡”游戏。
之所以这么打比方,是因为两者的“原理”十分相像,都以“突袭”为乐趣。当然,作为正儿八经的亚运会项目,卡巴迪制定了一套自己的比赛规则。参赛队伍各有7名队员,轮流派遣一人“深入敌区”,嘴里必须清楚地反复念叨“卡巴迪”,触碰到对方并且顺利逃回本方半场的话,即可得分;如果不幸被“俘虏”,那么得分将计到对方头上。
据印度代表团团长乔塔拉介绍,卡巴迪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后来逐渐发展成民间游戏。“这是一项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运动,当初发明它是为了丰富战士的演练技能。”乔塔拉继续解释道:“如何以寡敌众,临危不乱,同时保护自己,这些都能在比赛中得到体现。”
社会变迁,作为卡巴迪的发源地,印度及其周边国家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始终不减。尤其是乡村郊野,人们光着脚丫子在泥地上追逐的场面随处可见,就连报道亚运会的印度记者辛格也是一名狂热的爱好者。“你经常玩的话,有助于增加肺活量,反应能力也不会差。”但令他百思不解的是,这项简单易学的运动一旦超出了南亚范围,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论交情的话,中国与卡巴迪结识了至少20年,并且扮演过重要的“伯乐”角色。1990年北京亚运会,卡巴迪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7年,中国澳门举办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同样是首次设立卡巴迪项目。“中国的表现值得称道,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亚洲业余卡巴迪联合会主席盖勒特在官网首页的致辞不无感激。帮忙归帮忙,热衷体育的中国人民对于卡巴迪实在是提不起兴趣。除了1990年“应景”地派大学生队参加比赛外,此后的亚运会赛场再也见不到中国红,即便回到了家门口广州,卡巴迪仍是中国代表团唯一缺席的项目。
“卡巴迪在中国还不太为人所知,没有教练,不了解其文化,也不熟悉其游戏规则。”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公冶民表示。实际上,国家体育总局在两年前曾计划组建一支卡巴迪队参加广州亚运会,但“提着灯笼”也没能凑齐达到亚运会参赛水准的选手。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技术官员回忆道,该校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展过卡巴迪运动,但很快就变得无人问津,“举国机制抓奥运项目,这是难以普及的最主要原因。”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解析卡巴迪比赛规则的中文教材。
作为卡巴迪项目的“梦之队”,印度队的教练、球员与随队记者都会“见缝插针”地强调这项运动的优越性——锻炼心肺功能、训练反应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等等,但即便是亚运参赛队伍,也有着与中国一样的现实烦恼。开赛首日,日本男队爆冷战胜了将卡巴迪视为“国家运动”的孟加拉国,当被问及这项运动在日本的发展现状时,日本队官员边走边摇头,“跟你们中国一样,卡巴迪一点也不流行。”
据悉,广州亚运会结束后,亚洲业余卡巴迪联合会将为中国培训30名教练与技术官员,以此为突破口,在中国普及推广这项运动。可问题是,现如今体育项目的选择面如此之广,对于一个陌生“舶来品”,这里的人们肯买账吗?本报记者黄春宇(本报广州11月25日专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