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健翔
这期杂志的策划会开得异常艰难,大家都觉得必须做亚运会,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吸引人的点。
愁肠百结中我说了一个讨巧的办法,“约杨明老师一篇稿子,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做吧。”我之所以这么想,并不只是为了做起来方便,也不仅仅是杨明大哥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我旗帜鲜明地站在他的一边,而是我觉得围绕“金牌体育”的争论不应该随着亚运的结束而偃旗息鼓,相反更多冷静的思考有益于我们寻找新的方向。就像杨明大哥在给我们的稿子中所说,“百家争鸣的观点论战不会使中国体育蒙羞或走入歧途,真理会越辩越清,通过有识之士,尤其是社会大众参与的观点碰撞,会推动中国体育在新时期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包容性很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
广州亚运会以女排的夺冠收官,中国代表团最终豪夺199枚金牌。可是还有人因此而遗憾,说离200枚只有一步之遥。数字游戏真的能给你快感?在一场结果注定的游戏中,199和99或者299真的有质的区别吗?
我必须说,除了刘翔,除了王治郅,真的没有什么金牌值得我们值得历史铭记,而且刘翔和王治郅的动人不在于金牌,在于归来和告别的情感。所以我们最终确定了“亚运会,亚金牌”这个主题——难道你不认为,如果没有刘翔的救赎之战,199枚金牌中,其实难寻一个广州亚运会的标志性英雄人物,更不要说对中国体育的真正推动了。
我仍然痛心于男女足的悲惨结局。不要因为男篮女篮和女排的艰难夺冠而否认我们三大球项目的全面沦落。不要因为刘翔的金牌以及游泳队金牌超过了日本而否认两大奥运主流项目的上不了大台面。
以上的局面是必然的,看看三大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知道了。尤其是曾经有过优势的女足和女排。一个没有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基础的,国家砸钱少数“体育特种兵”埋头苦练攻关的体育体系,只能在那些非主流项目上摘金夺银,靠的是国家打个人、有钱打没钱、专业打业余。
团队球类项目和田径、游泳这些主流项目基础项目,人才的成长周期、成长规律、成才概率,不是那些非主流奇技淫巧项目能比的,不是国家砸钱圈养一群人苦练傻练不计成本拿钱堆就能堆出天才和一个整齐的团队来的。需要的是参与这些运动的青少年的人群基数。天才的诞生是有概率的。所以,我们的三大球越来越完蛋,有体育局系统的高官自己亲口所说:三大球面临人才匮乏的危机。
不要被眼前的金牌所迷惑。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在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损害过后,必然反过来损害一线竞技体育成绩,因为将体育人为地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必然伤害体育基础人才的储备。
为表达对一个敢说真话、敢于反思的老大哥的敬意,本期“头文字”的标题将“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借来一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