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体操男子个人全能比赛中 “滕”转挪移 海滨“称王”
双杠 15.55分 吊环 14.95分 单杠 15.15分
跳马 15.65分 鞍马 15.30分 自由体操 14.50分
总分 91.10分
■本版撰文 吴璇 陈扬
自“全能王”杨威于北京奥运会退役之后,中国体操男子个人全能(下称“男全”)由谁担纲一直难下定论。虽然如此,在昨日下午的广州亚运城体育馆,25岁的北京小伙滕海滨以完美发挥给出了答案,成为了新的“亚洲全能王”,中国选手在该项目实现九连冠。
稳打稳扎,最终亚运夺冠
在昨日的决战中,和队友吕博、两位日本选手水鸟寿思和中濑卓也、乌兹别克斯坦名将福金以及韩国选手金洙眠同处一组的滕海滨并未NG。
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的六个单项比赛中,滕海滨扬长避短,在鞍马和双杠的强项上表现堪称完美,在弱项——吊环和单杠上则选择降低难度,以求稳打稳扎。
也正是通过上述策略的应用,经过一番激烈争夺,滕海滨最终以总分91.10分获得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吕博以89.85分摘得银牌,日本老将水鸟寿思以总分88.70摘得铜牌。
蛰伏了六年,面对人们的质疑,滕海滨在广州亚运会男全上的夺冠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上述成绩的取得也或成为他再谱新章的起点,毕竟25岁的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大家也不要忘记了,即便到了28岁的“体操高龄”,杨威仍然能够拿到奥运会的全能金牌。
“杨威是神,我不敢和他比”
在赛后谈到已退役的师兄,滕海滨连称自己和杨威还有差距:“杨威是神一样的人,我不敢和他比。亚运会我总共参加五个项目,尽可能都夺得冠军吧。”
很巧的是,杨威此次作为电视台转播顾问来到广州。在从记者那里得知滕海滨的说法后,他笑了:“其实海滨也挺强的。他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比赛,能提高他的自信。今天他四个项目得分都在15分以上,很不错。现在他需要把弱项,尤其是吊环,把力量练起来。”
据了解,滕海滨和杨威一起经历了2006年雅典奥运会的惨败。北京奥运会上,杨威重整旗鼓夺得全能桂冠,并率领中国队勇夺9金,而滕海滨则整整6年未获得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
发挥不稳,赛前不被看好
经过团体兼预赛的较量,在晋级男全决赛的名单中,滕海滨排在第一,日本老将水鸟寿思位列第二,吕博位居第三。
不同于选手在单项体育预赛中可以有策略地保留实力,在男全比赛中,参赛者在任何一项上都要付诸全力,因为任何项目的不佳成绩都有可能成为其整体表现的短板,既而让其无缘决赛。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比赛过程中,选手都会以最佳竞技状态参赛,以期争得最前名次。
照此说来,如果参加男全的选手能够在预赛中取得第一,那他在决赛中收获金牌也就没有多大悬念了。
虽然如此,但在很多人看来,上述逻辑却很难用在滕海滨身上,因为自夺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鞍马单项金牌(中国体操队在当届奥运会上的唯一一枚金牌)以来,1985年出生的他就一直发挥不稳定。不过,在昨日的赛场上,于人于己,滕海滨全程稳定的发挥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个味
全能接力赛滕海滨领棒
空中腾跃、完美抓杠、沉稳落地……在完成最后一个项目——单杠之后,高举双拳的滕海滨完成了中国选手在体操男子全能九连冠的接力。
●滕海滨
2010年广州亚运会
●杨威
2006年多哈亚运会
2002年釜山亚运会
●黄旭
1998年曼谷亚运会
●李小双
1994年广岛亚运会
●李敬
1990年北京亚运会
●李宁
1986年汉城亚运会
1982新德里亚运会
●蔡焕宗
1978年曼谷亚运会
|
|
|
新浪智投 | 行业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