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藤球组队遭遇人才资金困难 亚运银牌来之不易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5日12:50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本报记者 王静:“这个成绩远远超出预料,能够与泰国队在决赛场上相遇是此前没有想到的,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成功。”中国女子藤球队获得亚运会女子藤球团体亚军后,教练张永斌说。这已经是中国藤球亚运史上最好成绩,而且是团体赛的首枚银牌。上届多哈亚运会,女队获得了团体赛银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成绩,对于组建一支队伍都捉襟见肘的中国队而言,这块银牌来之不易。

  由于属于非奥项目,藤球是此次参加亚运会的中国军团中少有的几支“业余队”之一,队员均为业余选手。与藤球在泰国的火热相比,用“冷僻”来形容中国藤球可能不为过。首先是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少,全国高水平的运动员不过50人,用领队黄凯的话说,组建一支男女队都很吃力。这也是为什么王晓花、孙晓丹和周荣红三名四朝元老还在赛场上拼搏的原因。“让这些已经做了妈妈的老运动员与年轻人一起训练比赛确实比较残酷,我们也不想用她们,但是没有办法,目前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很难组成一支队伍。”黄凯说。

  “感谢,感动。”比赛结束后 ,对于这三名老运动员,张永斌充满了感激之情,“中国队能打进决赛,这三名老队员在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为她们的表现感到骄傲。”从场上的表现看也确实如此,三名老队员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验上都是年轻选手无法比拟的。

  团体成绩已经取得了突破,高兴的同时,黄凯和张永斌也有隐忧——下一届的人选怎么办?“后备人才谈不上更新换代。”黄凯说。如果老队员下届不再征战,直接面临着运动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因为藤球不仅不是奥运项目,也不是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完全处于一种边缘状态,每年只为了亚运会才突击备战一年多,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

  比赛少,缺乏比赛的激励作用也是参与学校少、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据黄凯介绍,国内目前每年只有青少年锦标赛和大学生锦标赛,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学校开展藤球,现在全国只有山西中阳一中和济南、淮阴的几所学校等极少数中学在开展藤球,参与人数也有限,“但是他们的水平比较低,根本谈不上后备人才的培养。”黄凯说。在高校里,目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高校在开展,但也不是为了解决后备人才问题,而主要是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解决运动员的上学问题。

  由于没有需求,曾经的藤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改了行,此次的元老之一王晓花现在是一名体育老师,但是在学校里根本没有教过藤球,藤球在她的工作里没有位置。另一名元老孙晓丹回去后就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她原来在天津一所高校教藤球,现在那所学校最近决定不再开展藤球了,她也就失业了。

  不仅运动员少,与藤球有关的专业人员也少。“高水平的教练员在全国不超过10个人。”黄凯无奈地说,“张永斌原来是火车头体协的,在哈尔滨铁路文化馆工作,为了便于培养人才,最近我们刚刚推荐他到郑州大学。” 裁判员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经费问题是非奥项目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经费紧缺,藤球队一年的集训分成了四段,两个月一次,在山西、上海、天津和北海之间奔波。“这些地方都是临时找的。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的集训经费都很困难。”张永斌说。

  从1990年亚运会藤球成为正式项目之后,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而且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每届亚运会都能有奖牌进账。但是从这届亚运会看,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的水平都赶上来了,对中国队造成了威胁,“现在我们在勉强维持水平。”黄凯说。如果要继续发展这个项目,必须要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藤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