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残运助推粤残疾人事业发展 10万贫困残疾人脱贫

  滨海城市南沙,是广州的母亲河珠江奔向大海的地方。11月25日,广东省残疾人信息产业园在这里隆重开园。作为首个入园项目、全国首个省级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于当日正式开业,首批来自全省21个地市、接受过严格训练的30名残疾人话务员,用30条热线电话组成全省统一免费客服号4008300580,正式对外服务。

  那一天,和煦的阳光照在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辉民的脸上,40多年前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不幸致残的他被聘为中心负责人。从此,全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多了一个现代化的服务咨询平台,近千名残疾人将在这里陆续就业,开始人生新的旅程。

  近4年来上百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10万贫困残疾人脱贫

  无论残疾人,还是健全人,一样需要阳光,需要关爱。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广东,有539.9万残疾人,涉及全省1/5家庭、近2000万人口。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如果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广东的小康;没有残疾人的幸福,就谈不上和谐社会;没有残疾人的发展,就不能说是和谐发展。”广东以筹办亚残运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切实解决近540万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促进和谐发展,书写了全省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春风勤化雨,润物细无声。近4年来,全省共完成危房改造20840户、受益残疾人达26097人;有31万贫困残疾人获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生活救助,上百万贫困残疾人通过临时救助、专项补助、供养等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累计扶持10万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取得新突破。

  近4年来,新增分散按比例就业残疾人近4万人,全省农村在业残疾人90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34.8万人,累计转移就业残疾人28000多人;9万多名残疾人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高考上线录取率保持在95%以上,近1000名残疾人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深造……残疾人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呈现新气象。

  提出到2012年全省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目标,开全国地方立法先河

  2009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12年,全省残疾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生活率先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意味着广东将在新时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大潮中,担当探索者和攻坚者的角色,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经验。

  2010年6月2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对0至6周岁残疾儿童实行免费基本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开全国地方立法先河。 

  12月12日即将在广州开幕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主题更是只有一个字——爱。相信借助这一平台,广东必将为残疾人特殊服务从内容到标准树立起一整套样板,并把扶残助残的理念风尚和人文效应从赛场带向社会各行各业,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正全面铺开,274万残疾人享受到各种形式的康复服务

  阳光耀南粤,大爱涌珠江。英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叶翠莲和她的同事们,十数年如一日,为5326名白内障患者送上光明,帮助86名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为139名0至14岁的脑瘫儿童提供功能康复训练,让94名偏瘫老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安排886名精神病人免费接受服药治疗。她们还联系海外慈善机构,在全市7个社区和23个镇建起残疾人康复站。

  失明28年来,廉江市广信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广兴从不躺在伤残军人功劳簿上过日子。他从一间五金店开始,到投身建筑业,再投资2000多万元在市中心建起广信大厦,吸纳300多名残疾人、下岗工人和退伍军人经营服务业,至今已向国家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为家乡教育事业和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等捐款100多万元。去年,他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优秀退伍军人”称号,先后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感人的故事道不尽。广东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正全面铺开,274万残疾人享受到各种形式的康复服务;扶残助学工程取得新进展,残疾人教育、就业成绩明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明显改善。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继续加快推进全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如今,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在即,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要确保“两个亚运”同样精彩。一方面向全社会发出关爱残疾人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也告诉广大残疾人朋友,只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就能够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本报广州12月6日电)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残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