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陈强
亚运田径赛开赛之际,一个消息传来——2015年田径世锦赛,将在北京的鸟巢举行。这是这一大赛,首次落户中国。
说起田径,自然让我感触良多。1995年我到瑞典采访哥德堡田径世锦赛的记忆,也立即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不是英国名将爱德华兹三级跳远上的惊世飞行,却是从开赛到结束,赛场每天都爆棚。那场景,真的很壮观,观者皆自发而去,没有任何机构动员组织。而联想到在国内采访的几次田径赛,那冷冷清清的场面,尤其是太原全国田径锦标赛两次居然看台上那空无一人的凄惨状,让我找到了中国田径运动落后的深层次要因。
在马家军年代,田径场上终于热闹起来。每当马俊仁现身看台,那众星捧月的情形,多次让我以为中国田径运动的春天已悄然而至。可惜,随着马家军的由盛及衰,看台上的繁盛景象也同泡沫般遁形。
直到刘翔的横空出世后,看台上终于人气回归,并在北京奥运会翔飞人弃赛前达到前所未见的鼎盛。当我一边替刘翔惋惜时,也预感田径赛场又将再次回复冷清。今天亚运田径赛开赛,虽然门票照例是很难买到,但偌大的田径场看台,观众没有坐满。
或许,这在刘翔有比赛时会有所改观,但是,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田径运动的长足发展,仅仅靠几个偶像级的明星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田径是“运动之母”,是其他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的金牌大户,更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一句话,田径运动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准的高低,才是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体育强国”的标准。
美国人很厉害,过去不太玩足球,人家啊喜欢的是“美式足球”即橄榄球,然而这些年进步神速,居然在世界杯足球赛上也大方异彩。原因何在?正在于美国的田径运动太发达,随便找些人来,配上个教练,三下五下就能与世界二流强队抗衡。
应当承认,中国的田径运动在这十几年里,已有很大的进步,个别项目上,已能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但我们还在进步中看到还存在着的巨大差距,比如普及面不广,爱好者甚少而从事者更少,起点低,绝大多数项目水平还难以望欧美强国项背。
离北京田径世锦赛还有5年时间,我们正好来得及一个“五年计划”,以期届时,不仅看台上热闹非凡,比赛场上中国选手的水平,也能有整体上的飞跃。
(深圳特区报广州11月21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