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张山第一次走上亚运会的赛场,那时,她与队友们一起成为了北京亚运会女子双向飞碟的团体冠军, 还夺得个人冠军。20年后,这位42岁的老枪又在广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再次射落双向飞碟团体冠军,在自己的传奇经历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张山的这枚金牌,让四川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所获金牌与奖牌数均已追平多哈亚运会。
相同的是冠军
早在跻身亚运阵容之后,张山就成为唯一一名两次在家门口参加亚运会的中国运动员。说起重归亚运的目标,她也很坚定:“团体金牌一定要拿,个人冠军也要争。”
昨日,在来到广州十天之后,老枪终于站到了亚运赛场之上。飞碟赛场不仅看台坐无虚席,就连记者人数也创下新高,因为人们都想看看这位中国运动员中的“唯一”。
团体赛整整打了3个半小时,张山第一组25中24,状态不错。不过,或许是受风速的影响,此后两组她分别打出20中、21中。所幸的是,魏宁发挥出色,最终中国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20年之后,当张山再次登上亚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时,感叹万分:“在比赛中,每一发我都会去创造,每一发我都在享受。20多年来我从没有厌倦的感觉。不仅是我,相信所有这些在靶场上的运动员都是如此。而今,对事业的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
不同的是感受
由于在团体赛中仅打出了65中,张山不得不通过加赛才以第六名的身份晋级个人决赛。决赛中,张山因为资格赛落后太多,夺冠难度极大。不过,她并没有放弃,认真打好每一枪。最后,她成功超越了前面两名选手,以84中获得了个人第四名。魏宁在决赛中打出23中,并以94中的总成绩夺得自己在大型综合运动会上的第一枚个人金牌。比赛结束后,张山在第一时间上前向魏宁表示祝贺。
有趣的是,赛后就媒体关注的焦点来说,张山更像是冠军得主。虽然未能再次染指亚运会个人金牌,但张山很豁达。“起起伏伏,这就是人生,人不可能永远站在山巅之上,有谷底也有山顶,这才是常态。”她说,“20年前,我什么都不知道;20年后,我什么都知道了。20年的轮回,又重新走到了原点。如果说感受,时隔20年又站上亚运会赛场,感受当然非同一般,这本身就说明我还没有老。20年前的结构是,老中青,当时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并取得了团体和个人金牌。20后的今天,依然是老中青,只不过我已经是老队员了,我想未来20年还是这个结构。而我还会继续打下去,因为飞碟射击已经融入血液,我不会离开它,我还会继续站在赛场上。”
从北京到广州,20年弹指一挥间,岁月的痕迹残酷地写在了张山的脸上,但却没能磨灭她一丝的激情。两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赛场上,不知届时已经44岁的老将能否再次创造一个属于她的“老兵传奇”。
花絮
我不算老
曾与81岁老人较技
虽然在世界射击界不乏“老当益壮”的枪手,但在国内,尤其是女运动员,在42岁的时候还活跃在赛场之上,实属罕见。但张山并不认为自己老,她说:“我在国外训练时,跟自己同时站在射击靶位上最小的年龄是9岁,最大已有81岁高龄。而在奥运历史上,射击项目的冠军也往往年龄偏大,目前年龄最大的射击冠军甚至达到了68岁。所以说,我不能算老。”
秘籍
张山:我在享受比赛
虽然未拿到个人金牌,但蜀中老枪张山的传奇还是让人好奇不已。昨日,张山自己道出了保持常青的秘籍。
张山表示,射击是一个老少咸宜的项目,它对于体能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这个项目的对抗性弱也是让射击运动员常青的原因之一,在射击过程当中更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表现自己,因为所有的射击项目你只有等比赛全部结束以后你才知道你的成绩,而跟其它的那些对抗性很强的项目相比的话,不需要去了解对手的情况,只需要把自己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就可以了。
另外,对于一位老运动员来说,如果还想站到赛场上,就必须拥有好的心态。“就我而言,能够回来就是成功。我也不是想重温金牌,我是在享受比赛的过程。既然当了运动员,对每一次比赛都会珍惜,对奖牌也会非常珍惜。我们所有的选手最高兴的都是比赛过程,不管是否拿到金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有自己的欢乐。”她说。
幕后
裁判老公当“枪童”
一位澳大利亚人当上了亚运会飞碟射击的裁判,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广州亚运会飞碟赛场,就有这么一位。不过,他有个中文名字,叫张德胜,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国际裁判,而且他还是张山的老公。实际上,直到昨日,众多媒体并不知道这位一直站在张山身后的裁判居然是这名倍受关注的名将的老公。
其实,张山找了一个澳大利亚国际裁判当老公早就不是新闻了。不过,有关张德胜名字的由来却知之甚少。据悉,这是在张山刚结婚不久,两口子在与省陆校朋友们的一次聚会中,由校领导给取的中文名字,意在让张山多在比赛中取胜。这次亚运会,他就受中国射协之邀,以四川裁判的身份前来执法。“我已经在四川常驻了,当然应该是四川人了。”张德胜笑着说,“其实,即使不当裁判,我也会来广州,不过这样才能离她最近。”
实际上,一直以来,张德胜在空闲的时候都会到中国队陪伴张山,并在训练中甘做一位“枪童”。平时张山训练,杠抢、擦枪、收枪都是张德胜的事。昨日,张德胜远远地站在张山身后与爱妻“同欢喜,共患难”。直到全部比赛结束后,他才走到张山身边“嘘寒问暖”。“她们拿到团体金牌,我真高兴,张山为此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回报。”张德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