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越20年不以金牌论英雄 广州亚运体现科技速率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09:11  信息时报

  北京亚运到广州亚运时空跨越20年,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记忆与现实在此叠加。北京亚运会曾凝聚着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广州亚运则描绘了一个前进的脉络。同样的盛会,不一样的表达,在记忆里复苏,在传承中再生、发展。20年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瞠目结舌,全民对待金牌的态度也有了180°大转弯。对比20年来中国举办的两次亚运会,一个大国的奋进足迹清晰可见。

  从《亚洲雄风》到《重逢》

  只有欢乐无处不在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即便是对于北京亚运会记忆不深的年轻人们,对于这首《亚洲雄风》应该也是有所耳闻的。激昂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而一句“亚洲雄风震天吼”,更是当时中国代表团雄心壮志的最好写照。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除了证明中国有能力去承办这一类大型赛事之外,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也是当时那届亚运会的重要主题。在这一届亚运会之前,虽然中国代表团已经接连在新德里和汉城两届亚运会上夺得奖牌榜首位,但领先第二名的优势很微弱,汉城亚运会仅仅是以一枚金牌之数压倒东道主韩国、实现蝉联;至于奥运会,在北京亚运会之前最近的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只获得了5金 11银12铜的成绩,并未进入奖牌榜前十名。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守在电视机前默默地关注着比赛,为中国代表团的每一枚金牌欢呼雀跃,然后开始计算在奖牌榜上已经抛离对手多远的距离。

  二十年光阴弹指即逝,我们迎来了《重逢》。与斗志昂扬的前者相比,《重逢》中所包含的,更多的是娓娓道来的从容。“Asia,太阳升起的地方;Asia,古文明的殿堂;这里的风光最美,这里的阳光最亮……”优美的旋律配上旖旎的城市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如果说《亚洲雄风》像是给运动员加油助威的进行曲,那么《重逢》就更像是广州的城市宣传片,又或是对八方来宾的邀请卡。

  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过辉煌战绩的中国代表团并没有明确地提出金牌的目标,甚至有近半数的北京奥运会冠军没有参加这次广州亚运会。若换了二十年前,恐怕那些因为个人原因缺席的运动员们早就遭到舆论炮轰了,然而这一次,外界的反应却非常平静,因为如今中国体育军团的后备力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张怡宁、王楠没来,我们还有李晓霞、郭跃;杜丽缺席,我们还有易思玲、武柳希。即便那些冠军们缺席,我们仍有实力不俗的选手,可以去为中国代表团争金夺银。

  金牌数的变动不再是我们关心的焦点,跟中国军团今天又在赛场得到了几枚金牌相比,我们更关心开闭幕式总花费是多少、场馆赛后利用几何,赛场有没有“微笑姐”,“邮戳帝”又盖了多少张明信片……对待广州亚运会,民众的心态轻松了许多。从二十年前举国之力证明“我们可以”,到现在以轻松的心态盛邀八方来客,这与这些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是分不开的。套用一句网友的话:亚运的变化是一个缩影,如今的中国更强大、更成熟、更自信。

  从“以人为主”到“机器做主”

  体现亚运科技的速率

  20年,不光是集资手段的变迁,科技的突飞猛进也使两个亚运会处于完全不同的“档次”。在北京亚运会上,计算机成绩处理系统在每场比赛结束后的3分钟内整理出非正式成绩表,15分钟后在新闻中心发布成绩公报,当时人们因其时效快捷而引以为豪。而在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上,运动员成绩经裁判认定,到成绩登录亚运会官方网站向全世界发布,只需不到10秒钟。从15分钟到10秒,这是20年的亚运科技跨越!

  类似的科技进步还有很多:20年前,照相机拍下径赛运动员冲刺终点的瞬间,胶片经显影、定影后交裁判员进行成绩认定;而今天与计算机相连的摄像机摄下冲刺瞬间,裁判员据此同步认定成绩。 20年前,记者要想得知成绩数据需到组委会指定的终端机上查询,新闻中心主要支持文字、图片传真;在广州亚运会上,无线网络覆盖亚运场馆的每个角落。20 年前,摄影记者通过AP照片传真机发送一张彩色照片需要24分钟;广州亚运会上,基于高速光纤和无线宽带,摄影记者通过使用能够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数码相机,只需要3秒钟就将一张10兆以内的高清照片传送到服务器接收端,让观众同步欣赏亚运精彩每一刻。20年前,组委会在专门设立的小型印刷厂里日夜印刷着成绩公报,并人工送往各个代表团;广州亚运会则专门设立了大型数据库,各代表团团部都配备了电脑,可随时在网上查询比赛成绩。20年前,气象部门对于未来三天内的预报准确率不到80%;广州亚运会时,气象人员可对未来7天的天气情况作出预报,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各主要比赛场馆天气可精确到1至3小时一报。20年前,门票销售主要还靠人工操作;如今,人们可以用手机登录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实现网上订票。20年前,33个比赛场馆中只有 19个场馆具备直接进行电视转播的条件,新闻中心只有一面电视墙,可以接收11个场馆的比赛图像;广州亚运会上,转播信号覆盖40个比赛项目所涉及的40 余个比赛场馆,而且部分场馆的比赛将采用3D技术直播。

  从亚运村到亚运城

  勾勒一个国家的壮美轮廓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这样大型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任务重、要求高,而又缺少资金。面对北京亚运会筹备工作遇到的困难,全国人民支持亚运会的强大心声响彻神州:“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人人关心亚运,人人为亚运出力”“亚运为国争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

  当年澎湃全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涨的亚运热潮令人难忘:从中央领导到各界群众,从退休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为亚运会捐款捐物,义演义卖义诊。据统计,当时的捐款达到2.7亿元。

  20年后的广州亚运会,虽然投入费用要多,但依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攒起来的雄厚实力,无须民众捐款也足以承办一届亚运会。和历届亚运会不同,广州亚运会创造性地打造了“亚运城”,建成后的亚运城将可以容纳100万人口。

  亚运城走了配套先行路线。当中的一些赛时配套设施也将在赛后转变功能继续使用,比如主媒体中心,赛后将会改建成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赛时作为志愿者居住宿舍和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中心使用的亚运城中学,赛后成为亚运城的配套中学,将建示范性高中和标准化初中各一所;包括沙滩排球场在内的亚运公园将予以保留,为社区提供室外活动空间;赛时物流中心将改建为拥有500个床位的三甲医院;亚运安保码头赛后将改建为游艇码头……

  信息时报记者 邓菲菲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