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稿件数据来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键博士《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天津教育报》关于中日韩学生体检数据统计及调查分析;《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等。
“比赛项目”
■身高体重
中国:12岁男生平均身高156.38cm,平均体重51.32kg。
韩国:12岁男生平均身高150.93cm,平均体重43.14kg。
■肺活量
中国:一年级男生肺活量平均值923ml,六年级为1820ml。
韩国:一年级男生肺活量平均值1450ml,六年级为3180ml。
■锻炼时间
中国: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的学生占6.3%。
日本: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1.3%。
■睡眠时间
中国:五六年级学生由于课业增多和各种补习班,睡眠不足8小时,六年级半数学生睡眠低于7小时。
韩国: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兴趣班多为体育锻炼,如高尔夫、跆拳道等;课业负担总体较轻。
■综合体质排名
中国:亚洲第三,世界第32位
日本:亚洲第二,世界第29位
韩国:亚洲第一,世界第24位
■国民体质监测数据:
立定跳远:5年下降2.3厘米
大学男生1000米跑:5年下降20秒
大学女生800米跑:5年下降15.1秒
青少年肥胖率10年增长近50%,近视率10年增长11%
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
哪怕刘翔跑得再快,我们也只有一个刘翔,刘翔跑得快不等于中国人短跑基因好;哪怕我们包揽亚运会上所有的金牌,也无法改变我国国民体质25年来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们是竞技体育的金牌大国,我们也是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高居前列的国家。体育的功能是塑造健康优秀的公民,但面对全面素质不断下降的现实,作为竞技金牌大国,我们难道不该反思我们的体育发展战略吗?
金牌数量一直在涨 竞技金牌:世界第1,亚洲第1
以1990年亚运会为起始,2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在五届奥运会和六届亚运会上,将金牌战略发挥到极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16枚,排在第四,位居金牌榜第二阵容的排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数与上届持平,排名也持平。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中国军团在金牌榜上开始大踏步超越,夺得28枚金牌,位居第三,跨入第一集团。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以32金跃升到第二,仅比第一的美国少3枚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金成为世界金牌第一大国。
至于亚运会,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刚闭幕的广州亚运会,在总共六届亚运会上,中国军团无论在主场还是客场,都是金牌和奖牌第一大户。有人戏称,这样下去,亚运会就快变成全运会了。
全民体质一直在跌 国民体质:世界第32,亚洲第3
再看看我们的国民体质,所谓国民素质就是一个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标的一个均值。从1990以来,我国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
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监测中,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指标和1995年相比,7-12岁下降0.4厘米,13-18岁下降1.8厘米,19-22岁下降2.5厘米;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最大下降2.3厘米;反映耐力素质的800米、1000米跑下降更为明显。13-18岁中学男生女生的1000米、800米跑的平均水平下降9.6秒、12.6秒,大学男女生分别下降20秒和15.1秒。另外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指标也没有一个是上升的。
今年初公布的一组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这里不再列举繁杂的数据,从最能反映体质的肥胖和近视状况就可见一斑。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较之2000年,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可以说,中国即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眼镜王国了。
20年来,我国竞技金牌不断“疯涨”,国民体质却不断下降,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中国人的体质状况用新华社记者杨明提供的数据就是“两高一超”,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召开各国国民体质奥运会和亚运会的话,我们的奖牌榜可就惨淡了。
运动能力对比青少年体质远不如日韩
国民体质的下降,究其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在影响生活方式的指标中,运动健身是影响国民体质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我国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数十年下降,恰恰是我们的全民健身运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初步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
再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日本中小学生的运动量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每天锻炼3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而中国学生仅为1.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中国青少年缺乏锻炼,日、韩的学生勤于锻炼。当这三国的孩子在一起运动时,将发生什么状况呢?一项调查报告描述了去年我国一所学校中外学生的体质差异。以一次登山活动为例,以日、韩学生为主的国际部全体学生都顺利到达山顶,中国学生中却有20多人因体力不支中途返回。
除了耐力和精力不如日韩学生,中国学生在耐寒能力上也差距明显。进入冬季,中国学生在室内穿着厚厚的毛衣裤,而多数日韩学生只内着一身秋衣裤。在体现协调能力的急停急转的测试上,中国学生时常会摔跤,还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奔跑。
10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如今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竞技体育已经开始领跑全世界,我们的金牌一次比一次多,但国民体质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样下去既令人感到讽刺又令人担忧。一个竞技金牌大国却在国民体质上有可能沦落成病夫之国。
解决之道
用举国制搞全民健身
苟波博士是西安体院的一名运动学专家,本届亚运会,中国军团在金牌和奖牌数上再次创造纪录,而新华社记者杨明的一篇《一骑绝尘的思考》引起热议,他批评唯金牌论的观点,以及所援引的数据究竟能不能说明问题呢?苟波博士昨天谈了自己的观点。
竞技体育和全面健身属于不同体育范畴
记者:在反对杨明的声音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竞技体育可以促进全民健身,你怎么看?
苟波:竞技体育和全面健身完全是两回事,某项竞技体育的成绩对全民健身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这个作用我认为很有限。这两项分别属于不同的体育范畴,无法相互取代。
记者:很多舆论认为,我国的国民体质每况愈下,从你掌握的数据看是这样的吗?如果把中日韩三国国民体质也列个金牌榜,我们会处在第几?
苟波:应该说,我们国家这几年越来越重视国民体质的问题了,从这几年监测的结果看,我国的国民体质令人担忧,我们肯定在大部分指标上不如日韩,就连反映体型体貌特征的身高和肩宽方面,我们也不如日本和韩国,我们肯定排第三。
记者:是不是只有我国国民体质下降得厉害?
苟波:不是,全球的国民体质这20年都在下降。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环境污染等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改变,地球人的体质是在下降,比如现在胖子增多,亚健康人群的扩大,但我国在这方面比较严重。
学校体质达标率含有水分全民健身可效仿美日
记者:中国亚运代表团副团长说,国外也在研究我们竞技体育的举国制,打算效仿,有这回事吗?
苟波:这个我不知道。但据我的了解,国外还是更关注国民体质。比如,上世纪50年代,一些战死的美军士兵被运回美国解剖,美国政府希望从这些死亡的士兵身上观察国民体质,结果发现当时20多岁的美国人,已经出现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灶。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倡议发动全面健身运动。一些学校和社区运动会的获奖者,将得到总统亲自签名的奖状。
日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健康。你知道日本学校新学期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是给所有学生进行详细的体检。期末,再进行一次体检。通过前后对比,督促学生加强锻炼。
记者:但据我了解,我国学校在升学方面,学生的体质也要达标?
苟波:客观地说,我国对国民体质很重视,但我要告诉你,我们的一些数据是有水分的。我就不点名了,我曾经问过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学生体育达标率怎么这么高,体育老师说,领导吩咐的,不管学生体质如何,在升学方面,必须全部达标,这就逼得老师只好造假。
记者:有人说,如果我们把竞技体育方面的投入拿出一部分用于全民健身,比拿金牌的意义重要?
苟波:我赞同这一点,我们大力抓竞技体育也是对的,但不能失去平衡。我们应向全面健身方面加大投入。在衡量国民素质的指标中并没有竞技体育金牌数,而是国民体质、体育产业化等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指标。真正的举国制体育,应该是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梁军 李晶 采写
让我们更强大,愿我们更健康——
写在特刊《20年,20天,20人》结束之时
随着亚运会主火炬的熄灭,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也降下了大幕。经历了本届亚运会的每一个中国人,可能在多少年后都会把许多回忆留在心里,比如刘翔的王者归来,比如林丹的王者气质,比如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绝地逆转。但我们明天还要照常上下班,还得提篮子买菜,生活还得继续。如果我们觉得这届亚运会能够为我们每天的正常工作生活留下点什么的话,那么我们不要忘记本届亚运会上关于金牌与健身的这场争论。如果我们在金牌拿得手发软、金牌数得眼发花时感觉还有一些遗憾或者不满足的话,那么就来关注一下我们整理出的《体质亚运会》,这是我们为每一位关注亚运、思考亚运的国人精心准备的特刊中的特刊,也算是我们 《20年,20天,20人》特刊的收山之作。
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也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体育也同样伴随着国运经历了几次历史变革。我们还依稀记得当改革开放之初,当女排姑娘们在国际赛场上勇夺冠军时,中国那一代青年才俊涌上街头,从心底里吼出了“振兴中华”,那是经历了多年伤痛动乱的国人特别需要的自尊自强的精神需求,女排在那个时期恰恰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而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狂揽51金,傲视天下时,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泰民安三十年,新的中国强大的国力需要世界正视之时。
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当我们来到2010年,来到美丽的羊城时,我们的祖国也在经历着另一个时期,这是一个务实的时期,也是一个全新思考的时期,中国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后,也真真切切地进入了一个反思、调整、蓄势待发的时期。同国运一样,本届亚运会上出现的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乃至国民体质的话题和争论,也正是务实、思考和蓄势待发的体育层面的体现,而这需要更多的智者、专家加入到这个争论的大潮中来,因为这个发展时期的中国不仅仅需要金牌,更需要的是国民体质的健康,只有国民体质健康了,中国才能在下一个竞争周期中变得更强大,而在国民体质这个概念的竞争中,目前我们明显是落后了,更需要振兴了。
我们现在不必为唯金牌论下断语过早,认为是政绩工程还是官僚作风,我们必须直面这是中国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历史时期,但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是一意孤行、而忽视存在问题的话,将来我们一定会愧对我们的国人。
我们需要金牌,我们更需要健康,让我们更强大,愿我们更健康!杨晓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