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牌战略带不来国民健康 举国制不如用到全民健身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9日05:04  舜网-济南时报

  广州亚运会闭幕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99金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与此同时,关于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哪怕刘翔跑得再快,我们也只有一个刘翔,刘翔跑得快不等于中国人短跑基因好;哪怕我们包揽亚运会上所有的金牌,也无法改变我国国民体质25年来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们是竞技体育的金牌大国,我们也是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高居前列的国家。体育的功能是塑造健康优秀的公民,但面对国民素质不断下降的现实,作为竞技金牌大国,我们难道不该反思我们的体育发展战略吗?

  金牌数量一直在涨 竞技金牌:世界第1,亚洲第1

  以1990年亚运会为开始,2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在五届奥运会和六届亚运会上,将金牌战略发挥到极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16枚,排在第四,位居金牌榜第二阵容的排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金牌数与上届持平,排名也持平。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军团在金牌榜上开始大踏步超越,夺得28枚金牌,位居第三,跨入第一集团。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以32金跃升到第二,仅比第一的美国少3枚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金成为世界金牌第一大国。

  至于亚运会,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刚闭幕的广州亚运会,在总共六届亚运会上,中国军团无论在主场还是客场,都是金牌和奖牌第一大户。有人戏称,这样下去,亚运会就快变成全运会了。

  全民体质一直在跌 国民体质:世界第32,亚洲第3

  再看看我们的国民体质,所谓国民体质就是一个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标的一个均值。从199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

  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监测中,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指标和1995年相比,7-12岁下降0.4厘米,13-18岁下降1.8厘米,19-22岁下降2.5厘米;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最大下降2.3厘米;反映耐力素质的800米、1000米跑下降更为明显。13-18岁中学男生女生的1000米、800米跑的平均水平下降9.6秒、12.6秒,大学男女生分别下降20秒和15.1秒。另外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指标也没有一个是上升的。

  今年初公布的一组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较之2000年,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可以说,中国即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眼镜王国了。

  20年来,我国竞技金牌不断“疯涨”,国民体质却不断下降,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如果召开各国国民体质奥运会和亚运会的话,我们的奖牌榜可就惨淡了。

  运动能力对比:青少年体质远不如日韩

  国民体质的下降,究其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在影响生活方式的指标中,运动健身是影响国民体质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我国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数十年不断下降,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全民健身运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初步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

  再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日本中小学生的运动量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 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每天锻炼3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而中国学生仅为1.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除了耐力和精力不如日韩学生,中国学生在耐寒能力上也差距明显。在体现协调能力的急停急转的测试上,中国学生时常会摔跤,还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奔跑。

  10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如今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竞技体育已经开始领跑全世界,我们的金牌一次比一次多,但国民体质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样下去既令人感到讽刺又令人担忧:一个竞技金牌大国却在国民体质上有可能沦落成病夫之国。

  解决之道:用举国制搞全民健身

  苟波博士是西安体院的一名运动学专家。广州亚运会,中国军团在金牌和奖牌数上再次创造纪录。前不久,新华社记者杨明的文章《“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引起热议,他批评唯金牌论的观点,以及所援引的数据究竟能不能说明问题呢?苟波博士昨天谈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在反对杨明的声音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竞技体育可以促进全民健身,你怎么看?

  苟波:竞技体育和全面健身完全是两回事,某项竞技体育的成绩对全民健身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这个作用我认为很有限。这两项分别属于不同的体育范畴,无法相互取代。

  记者:很多舆论认为,我国的国民体质每况愈下,从你掌握的数据看是这样的吗?如果把中日韩三国国民体质也列个金牌榜,我们会处在第几?

  苟波:应该说,我们国家这几年越来越重视国民体质的问题了,从这几年监测的结果看,我国的国民体质确实令人担忧,我们肯定在大部分指标上不如日韩,就连反映体型体貌特征的身高和肩宽方面,我们也不如日本和韩国,我们肯定排第三。

  记者:是不是只有我国国民体质下降得厉害?

  苟波:不是,全球的国民体质这20年都在下降。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环境污染等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改变,地球人的体质是在下降,比如现在胖子增多,亚健康人群的扩大,但我国在这方面比较严重。

  记者:有人说,如果我们把竞技体育方面的投入拿出一部分用于全民健身,将比拿金牌更有意义。

  苟波:我赞同这一点,我们大力抓竞技体育是对的,但不能失去平衡。我们应向全面健身方面加大投入。在衡量国民素质的指标中并没有竞技体育金牌数,而是国民体质、体育产业化等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指标。真正的举国制体育,应该是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希望有关部门也能用举国制来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 (梁文)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健身 金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