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25日体育电 题:
警惕“非常”入奥效应——奥运新项七人橄榄球和高尔夫球的中国前景
新华社记者沈楠
2009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在哥本哈根全会上投票表决,英式七人橄榄球和高尔夫球获准晋级2016年和2020年夏季奥运会。两个项目上至国际单项组织官员,下至运动员、爱好者,一时间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国际奥委会也心满意足,主席罗格说,这是两个能让奥运会最大程度“增值”的项目。
顺理成章的,在广州亚运会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两个项目,尽管基础十分薄弱,但中国的竞技体育依然在这两个项目上取得长足进步。
这两个项目的“增值”增长将体现在多方面,比如高尔夫球的平和、无直接对抗、不挑战身体极限,丰富了奥运的“产品线”;比如橄榄球可能让萨摩亚、斐济这样的太平洋岛国品尝到奥运奖牌甚至金牌的荣耀;比如这两个项目都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能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丰厚的收益。当然,“奥运会”也将给这两个项目带来多方面的增值,包括在国际体坛地位和媒体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在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发展机遇。
中国,毫无疑问是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中最大的一个,同时也可能是国际奥委会成员中“入奥”产生最大效应的一个。
“奥运战略”立竿见影
变化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在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后,七人橄榄球和高尔夫球就双双被纳入“奥运战略图”。见证中国橄榄球从无到有的国家队总教练郑红军说,过去中国七人橄榄球只有国家集训队的名号,并不算正统的国家队,在入奥之后,才终于有了名分。这个名分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和其他奥运项目相似的待遇,人才的极度缺乏和经济的窘迫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上在2013年全运会上设项,各地方也对这个新兴项目兴致勃勃,纷纷表示要加大投入。
高尔夫球也在入奥之后迅速组建了男、女各20人左右的国家队,并聘来美国和新西兰的外籍教练。队员们不仅长期在山东南山球场基地集训,还能去美国训练,以适应不同环境。结果在广州亚运会上,提前一个多月进驻赛场封闭训练的中国队一举获得女子团体和个人两块银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小宁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优势是举国体制,抓奥运会项目咱们有一套,有组织有纪律正规化,训练坚持三从一大。”
如果这两个项目的国字号队伍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一个又一个成绩上的突破,我们完全不必惊讶。在举国体制的保驾护航之下,新的奥运项目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女子橄榄球这样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就能够跻身世界前列的队伍,一举冲进奥运会,甚至夺牌都不是梦想。
这是一条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典型的奥运项目发展之路∩是,用在这两个项目上,不管从基础还是过程来看,都只能算是“速成”。那么,“速成”之后呢
橄榄球:下一支女曲
作为竞技运动的直接参与者,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职责就是奋力往前冲。同时,在以成绩和知名度为先导的舆论环境和政策引导之下,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一块金牌、一块奖牌能产生的连锁效应是巨大的。
在国外火热的七人橄榄球在中国之“冷”甚至超过了过去的曲棍球,只在中国农业大学等零星几所院校里开展,全国打球的男选手不过百来人,女选手更是只有四五十人。在这样的窘境下,中国女队已经赢得过国际巡回赛冠军,成为下一个“中国女曲”指日可待。
问题是,我们还需要一支能在国际比赛中争金夺银,却仍然要为基础薄弱后备不足而发愁的“女曲”么
从运动本身来说,橄榄球对场地和装备的要求都低于曲棍球,入门门槛低,有从零身体接触到轻微身体接触的多种衍生方式,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参与,尤其适合在大、中、小学校园开展。虽然目前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小得可怜,但却是奥运项目中极少数走上教体结合道路的,是最接近于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模式的,并且中国农大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不管是单项协会,还是行政管理部门,不妨把它作为一个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试验田,寻求与教育部门合作,把这项运动作为学校体育来推广。这与争取好的竞技成绩可以并行,并不矛盾。
郑红军曾表示,橄榄球在中国的未来应该是教体结合和体教结合两条腿走路。与其在倒金字塔苦苦支撑的时候才开始建造一个稳定的正金字塔,不如把眼光放长远,从一开始就把培养塔基和锻造塔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高尔夫:防倒退防盲目普及
在国际体坛,高尔夫球和网球一样,是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运动,拥有成熟的职业体系,奖金丰厚的职业赛事,以及富豪级的职业明星。
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网球人口猛增近10倍,中国网协去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是812万,今年预计已达上千万,除了中国女网选手在奥运会和职业比赛中表现出色之外,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级别职业赛事落户中国,也培养了大批业余网球爱好者。2009年初,中国网球更是跨出职业化的重要一步,允许四位女选手“单飞”,正式转为职业选手。
然而,当李娜、郑洁们逐渐融入职业网坛,在大满贯赛上刷新历史,在职业排名上步步高升的同时,她们的身后却看不到继任者。究其原因,作为一个奥运项目,中国职业选手,首先是在举国体制下,经过十多年的专业训练培养出来的,是专业体制与职业体系嫁接成功的结果。但是这无法保证和她们在同一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小花”们也能成功实现与职业体系的嫁接,因为是这种嫁接的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外界条件的制约,出现排斥效应和失败结果并不意外。
事实上,上千万的运动人口已经为中国网球打下一个不错的塔基,而且这个塔基还在持续壮大中。如果能在精英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假以时日,中国网球会真正进入一条健康的、符合国际潮流的发展轨道。
相比之下,作为非奥项目的高尔夫球,进入中国20多年来发展模式与国际主流一致,以市场为主导,高尔夫人口已有约300万,核心人口30万,其中也孕育出张连伟、梁文冲这样能够参加大满贯赛事的职业球手。对于已经在市场和职业化轨道上的高尔夫球,用举国体制和财政资金来进行针对奥运会的“突击”,是否有必要,是否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一方面,和网球不同,高尔夫球对场地、财力要求更高,但在中国,这种“贵族”身份还有人为因素。《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2009年度)》指出,以会员模式经营的球会占到中国高尔夫球会总数的92.8%,非会员制球场仅7.2%,其中公众球场只有3家。在高尔夫球发达的欧美国家,有很多公众球场,年轻人和不太富裕的人可以承担得起。
不管怎样,一个国家的高尔夫球开展状况,还是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也应该是与之相匹配的。以目前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盲目谈普及不仅脱离现实,而且需要予以警惕,以防少数利益集团和个人扯着普及的旗号,以兴建球场为名谋取球场之外的利润。
《行业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内地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共348个,而在建、拟建的多达454个,超过了1984年以来已有球场的总和。预计到2011年年底,新增高尔夫设施将超过100个,总数量将达到450个左右。这样的速度,全世界绝无仅有。在各个主要地区,球场拥有房地产项目的比例从接近60%到90%不等,而美国这个比例低于25%∩以说,高尔夫球入奥对行业的规范、对政府的政策和监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七人橄榄球和高尔夫球进入奥运会,本身是一个普通的体育事件,在中国,可能会产生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结局。运动员、管理机构、政府、市场,应该摆正各自的位置,以平常心对待,少些功利,多些淡定和理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