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广州海心沙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如梦如幻的水舞台、乘风破浪的大船、由四座巨型火炬桥组成的“广州之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许多谜团。例如魔幻水舞台是如何实现30秒内快速退水的?庞大的海洋之舟如何实现360度“乘风破浪”?漂浮的芭蕉叶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南都将一一为您解读。
1
魔幻水舞台如何实现30秒退水
“水”是此次广州亚运开幕式的核心元素,从“一滴水”开始,绝大多数演出都是在水上进行。整个舞台共计9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舞台。在浅水区,水深约10cm,在这里,骏马奔腾、孩童嬉戏、少女舞蹈,巨轮航行,美轮美奂;在深水区,水深2-6米,水上摩托艇、花样游泳、高空跳水,异彩纷呈。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偌大的海心沙舞台并非一成不变,在演出不同阶段不停切换,犹如魔术般让人眼花缭乱。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猎德鼓”进场时,浅水区内的清水神奇地退去,30秒内水去无痕。
据负责这一系统的杭州佳合舞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创意总监阮小华介绍,这一切有赖于舞台下暗藏着数套技术系统。整个舞台的蓄水量约9000吨,实际上,深水区与浅水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蓄水循环系统,深水区的水深是固定的,水下安装有可升降的舞台设备,而在浅水区,舞台是固定的,能够实现30秒内快速排水完全依靠舞台下庞大精密的排水系统。
“一开始导演要求退水时间是3分钟,通过不断改进,最终将退水时间控制在30秒,为整台演出留出了宝贵的时间。”阮小华还透露,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水舞台设计制作历时一年多,其过程也是随着海心沙的施工建设而同步进行。
2
水舞台下是如何藏“火”的
开幕式文艺演出进入尾声,45名身着白色长裙的少女走近舞台中央一座缓缓升起的巨型火炬塔,举止安详肃穆,将圣水倒入火炬塔中。紧接着,四座银色弧形铁桥从四面推进会场,迅速与火炬塔组合。在全场《日出东方》的豪迈歌声中,这四座桥高高撑起火炬塔,缓缓上升至高空。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穿过这道恢弘的“广州之门”一一入场。
纵观历届奥运、亚运会开幕式,如此特别的移动火炬塔还是首次出现。火炬桥的设计制造者杭州佳合舞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创意总监阮小华介绍,这四座同心桥设计建造过程历时一年多,为了达到导演要求,他们甚至把在杭州的厂房也拆过。
“水舞台”依赖于舞台下有一整套观众看不到的控制系统;而火炬塔与火炬桥的组合,及火炬塔的升起,则完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难度更加之大。阮小华说,火炬塔升起的位置,原本设计是个“干舞台”。通过投影,也可以制造出波光粼粼的幻觉。但是观众很容易就看出来,那个位置很特殊。因此,他们首先要破解的难题是:在“水”下藏“火”。
阮小华介绍,他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直径10米、深12米的基坑,火炬塔和中心升降圆台就隐藏其中,且尽可能地密闭。基坑盖板与周围组成浑然一体的表演舞台,观众完全看不出端倪。《花城之邀》开始后,基坑盖板打开,在30秒内中心升降圆台将火炬塔座升出地面;与此同时,此前隐藏在桅杆帆屏后区及观众席两侧的四座火炬桥,由演员们移动到圆台的拼装位置。在5分钟内,经过精确调整,由人工操作手动驱动装置,用带螺杆的插销完成火炬塔和火炬桥的连接,包括燃气管道和控制电路的连接。
每座火炬桥重约7吨,它的行进有赖于特制的“鞋子”———前后各2组实心轮胎,可90度旋转的万向型、并都装有升降机构。在火炬桥与火炬塔座安全连接完成后,前后轮组与火炬桥脱离。
火炬塔座在中心升降圆台的承托下,升高至离地面9.8米处时,原本隐藏在轨道槽地坑内的火炬桥牵引小车开始出动了,它的作用就是帮助四座火炬桥在3分钟内,以每秒0.15米的速度同时抬升,将火炬塔撑起至26米的最高位。使火炬桥保持稳定的机关,就是隐藏在轨道槽内的铆固点。
中心升降圆台在火炬桥脱离后,立刻回到基坑内。在燃气管道和控制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后,圣火随即在火炬塔上点燃。
3
世界最大LED帆屏为何能踩能踢
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的一出重头戏是由河南塔沟武术学校1600名学生表演的《白云之帆》。在这出节目中,除了1600名在空中飞舞的学生外,八面屹立在海心沙上的LED显示屏更是成为全场最大亮点,
据介绍,这八面显示屏显示面积达8000平方米,为当今世界显示面积最大的LED显示屏。与多哈亚运会开幕式LED显示屏相比,船帆显示屏体面积更大,显示清晰度、分辨率更高。
显示屏设计单位、制造商联腾科技工程技术副总裁王军告诉记者,这四座帆屏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大,还在于在作为显示屏同时还能爬能踩能抓能踢,并同时配合节目表演实现“升帆”“降帆”,此外帆屏安放在室外,设计时还要考虑防水、防台风。
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王军介绍,他们在每一个LED灯外都安装上了一个凹槽型的金属壳,在金属壳的壳与壳之间留下8厘米的缝隙,这就是“空中飞人”能够踩踏的支点。
据王军介绍,这些金属壳采用的均是航空材料以尽量减轻帆屏重量,不过饶是如此,由于帆屏面积太大,每块帆屏仍重达12吨,因此每个帆屏要靠8根钢绳来提升。
4
18吨重海洋之舟如何“乘风破浪”
在《海洋之舟》这一篇章中,一艘象征着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船气势磅礴地开进大舞台。在惊涛骇浪中,它摇摆起伏,高歌猛进,将广州勇于进取的大无畏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艘长268米、宽8.8米、高18米、重18吨的“巨船”,是由世界顶尖的舞美大师马克·菲舍尔和中国舞美大师苗培如共同打造的“海洋之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360度的翻滚旋转。
这艘古船为何能够模拟出“乘风破浪”的效果?杭州佳合舞台设备公司创意总监阮小华介绍,大船能摇摆起来的“机关”,就是在船下安装几组双向摇摆的万向型轮组。
据介绍,这艘大船,也是几经试验修改。最初原定载30名演员,后导演要求增至45人,为了确保载重量在安全范围,这艘古船经历几次“回炉”才最后亮相在海心沙的舞台上。
数字揭秘
16、45、8
你可能不知道的奇妙数字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次开幕式的很多个环节都嵌入了16,45,8这些数字。舞美总设计苗培如介绍,16和45,这分别象征着第16届亚运会,45个国家和地区。而舞台上各种道具的数字、礼花发射数量、演员人数等都尽量做到吉利、讨喜,多以象征“发”的“8”字结尾,这是为了照顾广州人民的审美习惯和民间习俗,讨个好意头。
这样的巧合在舞台上比比皆是。例如帆屏后气势恢弘的喷泉阵,当小男孩把一滴水倒入舞台,喷泉阵升起,其高度就是38米。又如在惊涛骇浪中行驶的大船,其长度是28.8米,高度18米。倒数第五棒火炬手远远踏江而来,他踏过的水跑道长是160米。水跑道用钢丝固定,钢丝与江岸斜拉的角度,正好是160度。又比如,小男孩和小女孩手捧的点燃火炬塔的烟花,高正好又是45厘米。主火炬台则正好是28米高。
南都记者 许黎娜 刘黎霞 实习生 古泳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