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团狂揽金牌的同时,中国选手在保龄球比赛中目前却颗粒无收。鲜为人知的是,中国队球员几乎全是“义务”出战,他们要为参加亚运会而辞职或休学,以保证训练和比赛时间,而且,每人每个月在国家队只能拿到600元的补贴。这支保龄球队,堪称最穷的中国亚运国家队。
人员构成
有研究生、经理、打工妹
中国保龄球队被记者们戏称为“最不专业”——球员不是职业也不是专业队的,保龄球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这是最“业余”的一支中国国家队。
24岁的男队员张轶佳戴着眼镜,他是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生,为了参加亚运会集训和比赛,不得不休学1年,“队里还有一位公司经理,为参加亚运会把生意都耽误了。”
队中最大的球员——49岁的米忠礼,是吉林一家糖酒公司的职员,爱上保龄球后一发不可收拾,竟辞了工作自费去韩国学球,为此妻子与他离婚,可他无怨无悔。男队和女队中,还有一些球员是各地球馆的员工,平时只能在客人较少时练习打球,一不小心成了高手被国家队选中。
集训收入
每月补贴仅600元
广东女选手杨穗玲是我国首位保龄球世界冠军,她在个人赛中发挥不佳,只得到第22名。生活中,这位世界冠军不好意思对别人说她是中国国家队的,“别人都以为国家队队员收入高,谁知道我们每个月才领600元补贴?”这600元还是体育总局小球中心从其他创收项目中拨款凑出来的。
中国保龄球队领队崔伟红在接受采访时几度哽咽落泪:“球队每年的经费不到200万元。”这个数字,只相当于其他奥运项目队的零头。“每次外出比赛,我们都是三四人住一个标间,每天多吃点酒店的免费早餐,午饭忍着不吃,晚上集体吃大排档。”崔伟红说,作为非奥项目,保龄球队很难吸引赞助商,训练服装就去北京秀水街淘,“25元一件T恤,反正也是纯棉的。”
出国比赛要坐飞机,队员们就把球抱在怀里,“因为国际航班超重行李收费特别贵,我们只能包里放一颗,怀里抱一颗。”杨穗玲最羡慕的是,其他国家的球队整箱托运保龄球,训练时,打过一二场的球就丢在球馆不要了。
参赛目标
取得好成绩引起重视
如此“清贫”,也无法阻挡中国保龄球队每个人对这项运动不可动摇的痴迷和近乎偏执的热爱。球员们都说,只要有球打就行了,其他我们不在乎。选择坚守,就要选择忍受寂寞。“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办亚运会保龄球比赛,也是中国保龄球项目参加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比赛。”队员杨穗玲透露,“每个人都希望拿到好成绩,重新唤起国家及全社会对保龄球的重视。”
比赛没有结束,梦想依旧燃烧。虽然,这些曾为国家荣誉而战的队员将自谋出路,大多数人要回到球馆打工,但崔伟红坚定地表示,“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综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