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行"创广州亚运氛围 王晓玲:跳出亚运宣传亚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15:02  人民网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广州在筹备亚运过程中积极推进“亚运三行”活动,用各种方式推广广州亚运的理念,王晓玲部长首先对“亚运三行”活动做了简单的介绍,她说:“‘亚运三行’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亚运亚洲行’,主题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二是‘亚运中国行’,主题是‘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第三是‘亚运广州行’,主题是‘做好东道主,争当好市民’。”

  那么“亚运三行”活动启动伊始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呢?王晓玲部长介绍说:“我们考虑到,广州作为一个副省级的省会城市,举办大型的洲际运动会,如何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和我们一起参加这个集体盛会,分享这个激情盛会带来的欢乐和喜庆。另外我们也是从城市宣传角度考虑,广州是作为改革开放之先,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广州有着历史。我们应该如何把广州改革开放的成果介绍给全国人民。再有,也是希望广州在新的征途、新的起点上,我们能够按照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为未来在2020年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是省委书记汪洋书记提出来的目标,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我们要把目标要求,把城市下一步发展的思路,把城市现在发展的成果,介绍给全世界,介绍给全中国。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我们按照汪洋书记的要求‘跳出亚运,宣传亚运’。”

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希望 亚运三行更是交流之旅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谈及“亚运三行”活动的特色,王晓玲部长说:“第一,我们从全国人民那里获得了支持和这种动力,我们感觉到广州不是自己在举办亚运会,是全国人民,是中国在举办亚运,所以,这种支持,让我们感觉到,我们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城市,自己责无旁贷地应该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一定要把亚运会办好,办成功。”

 

  “这个动力同时也变成了压力。我们感到这种压力是巨大的。就是这么大的一个中国城市,能不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让全国人民对我们的亚运会满意。我们全力以赴做好亚运的各项准备和筹备工作,一定要确保这个亚运会圆满成功。”

 

  “第二,‘亚运三行’活动也是一种交流,是邀请之旅,也是交流之旅。因为我们感觉到在广州飞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大城市大家都在同步前进。比如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北京举办了奥运会,济南举办了大运会,他们都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所以“亚运中国行”不仅仅是一个邀请之旅,而是一个交流之旅,是一个学习之旅。我们感觉到,广州在不断地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各地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我们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更加密集。我们觉得所有的都很有价值,不虚此行。”

文化交流走出去和请进来 广州亚运得到各国信任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亚运三行”活动中其中有一个部分是“亚运亚洲行”,走出过门,前往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我们常说文化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

 

  王晓玲部长介绍说:“我们先后去了37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走出去,是为了让更多让亚洲国家和人民接受亚运的理念。在方式上,我们借用了一搜船——‘阔阔真公主号’,让这艘船要沿着亚洲国家的海域,走到各个国家,真的在海上航行。”

 

  “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亚洲国家最高规格的接待。亚运会说是一个体育盛会,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亚奥理事会大家庭的概念。我们都是大家庭的成员,家里来了客人,东道主要礼貌周到地接待,就像串亲戚的感觉。所以,我们才能顺利采集到在亚运开幕式来自亚洲国家孩子们的笑脸。”

 

  “我们还觉文化交流不光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所以我们这次请了20个国家和地区,大概2000多名演员,邀请他们国家的艺术团进行表演和展示,观众反响非常热烈。但是凡是文艺表演的门票,大家都争相愿意要。有些来自南沙和番禺区的农民早早几个小时乘车到达广州,来看这场文艺节目。”

 

  谈到“亚运三行”活动效果如何,王晓玲部长表示收效非常好。她说:“亚奥理事会大家庭40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全部都报名参加了本届亚运会的比赛。运动员的人数、媒体的人数以及代表团的人数等等都创下了历史之最。如果没有很深入、很广泛的宣传,这个重视程度绝对不可能到达这个态势。人们对中国的感情,对亚运会能够圆满成功充满了信任感,才会组织过来。”

城市发展同时加强城市文明建设 全市人民争相做好东道主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王晓玲部长表示,目前广州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要保持同步发展,实现三丰收。

 

  她说:“实际上广州这个城市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就和所有高速发展的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的短缺、城市污染,还有很多老城市的顽疾,很多很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的资金,由于发展太快,也是需要解决。我们并不是很富。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注意一个抓手,就是文明城市的创建。”

 

  王晓玲部长认为,亚运会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良好契机。她说:“因为全市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我们怎么做好东道主,我们是主人,我们将要举行一个大型的“家宴”,我们要打扫卫生,就是城市的穿衣戴帽,我们要敞开大门,还要做一桌好菜,要请我们的客人来。”

 

  同时宣传部配合亚运会赛事,宣传文明观赛。王晓玲部长介绍到,整个广州市从社区居委会宣传栏,到体育场馆的大屏幕,反复播放文明观赛,每个观众手里都有文明观赛须知。很多时候观众之间根本不认识,但是赛场上就能适时的为比赛双方掀起一浪一浪的喝彩声。

"大拇指"在行动 文明宣传让外来人口感到大家庭温暖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广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亚运会的举办对广州市民的素质提高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塑造广州市民的文明形象,如何让广州市的外来人口也同样具有归属感,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王晓玲说:“在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文明宣传上,我们采用的方法与广州市民是相同的。一是邀请所有外来工的家长和孩子观看文艺演出,二是加大社会文明宣传力度。我们有一个志愿者的‘大拇指’行动——在一个标版上写着‘你很棒’,当看见有人想要横穿马路、闯红灯的时候,志愿者就会给他亮出这个标版。这样,没有人再好意思违章了。”

 

  王晓玲表示,对于生活在广州的所有人来说,文明城市的形象就是需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她说:“广州市开展的所有文明教育,不分外来工和本地人。在外来工社区里同本地居民一起受教育。为亚运专门准备的‘惠民大礼包’的赠送,都不分外来工和本市人。以居委会为单位,不论是在广州居住的、临时居住的,都有资格参加这个抽签。”

 

  “其次,我们要求前去观赛的每一个人,着装要整齐,不能穿拖鞋。有的体育馆,如游泳馆为了进行比赛,现在还要求26摄氏度的恒温。但我们要求不能穿短裤、得着装整齐、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扔纸屑。”

 

  “再次,我们配合亚运会的整个赛事,一再宣传文明观赛。宣传这方面的理念非常工作非常细致,从社区居委会的宣传栏,到体育场馆的大屏幕,反复播放文明观赛的口号,每个观众手里都有文明观赛须知。他们能够明白该喝采的时候喝采,该吆喝的时候吆喝,不该你鼓掌的时候不能乱鼓掌。观众和观众之间根本不认识的,但球场上就能适时地为双方掀起起一浪一浪的喝采声。”

 

  “现在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文明的规则开始在广州市民的心里生根了。他已经开始感觉到羞耻,不文明行为是羞耻的。在体育场馆,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就是体育比赛结束以后的场馆干干净净,没有垃圾。以前人们对于这些乱扔纸屑的行为没有耻辱感,这是最要命的,他走到哪里乱吐痰、乱扔纸屑,但觉得有人会扫;现在要谁想随地吐痰和丢纸屑,至少他要东看西看,看看有没有人看见,再偷偷地扔掉。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感到不好意思了。只要有羞耻感,就有救!”

亚运新闻宣传工作落脚基层 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广州亚运会已经过半,王晓玲作为亚运新闻宣传工作一线的负责人,在肩负着重压的同时,也有自己特别的体会。

 

  王晓玲说:“总的来说,本届亚运会的新闻宣传工作让我有两点很深刻的体会。首先,我们所有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落脚点都放在基层。我们建设了一个信息化的指挥系统,能够迅速、快速地到达基层。本届亚运会场馆很分散,但我们的指挥系统是能到达我们所有的比赛场馆。现场发生了什么问题,马上能够知道。比如说票务方面的问题。我们在问题发生的初期就发现了票源短缺这个不足。观众观赛最少的场馆上座率只有20%,多的也才30%,几乎70%是空的,这才是在比赛开始第二天的情况。为什么在票务网上售票达90%,可是在现场那么少,中间那一大块到哪去了?票务部门给我们的解释是,有相当一部分派给了市民大礼包,有的派给了赞助商……那些拿到赠票的不能来也是常理。指挥部得到这个信息,马上采取措施,增加售票点,在比赛场有条件的地方现场售票。现在全部比赛上座率都达到80%以上。如果我们下次还有机会再举办亚运会,我相信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

 

  “其次,我感觉出了问题之后,我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得到解决。比如,一些外国记者习惯吃西餐,但是起初在竞赛场馆给媒体配的餐饮都是中餐,没有西餐,导致有的记者总是在吃苹果,吃点心和喝咖啡,干完工作再赶到媒体村吃夜宵,连续很多天都是如此。我们发现情况,马上改,又采取了一些应对的办法。当然这是从媒体服务的角度。”

 

  “信息化是这次我们指挥系统最大的特色。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视察的时候给我们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我们的指挥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支撑,对亚运整个新闻宣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从硬件上保障了亚运会新闻宣传工作的圆满成功。”

人民网让人很有亲切感 广阔平台助广州具备国际视野

  人民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杨磊 罗丹)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各国文化交融的盛会,今天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女士做客人民网《亚运会客厅》,为网友解读亚运给广州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王晓玲坦言,自己是一名忠实的人民网网民,会经常登录人民网浏览国内外信息。对于人民网今后的发展,王晓玲表示希望能够从人民网上获得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推动宣传工作立足广州,继续学习和提高。

 

  王晓玲说:“人民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媒体。它比纸质媒体更加亲民,更加贴近民生,更加贴近民众关注的焦点。它的公正、正义以及它的亲民,用它的独特视角,让人感觉到具一种大报、大网的实力,让人感觉到很有亲切感。”

 

  “对亚运的宣传报道这一块,人民网既立足于广州亚运这个平台,又放眼亚洲、世界。它的国际视野非常广阔,所以不论它的服务理念,还是它所提供的新闻服务,以及对网民们需求的反馈,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网站,大家都非常喜欢人民网。”

 

  “希望今后我们和人民网能够加强合作,把广州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城市文化精神、新时期广州人的精神宣传出去。正像广东省委汪洋书记讲的亚运精神:‘敢想、会干、为人民’,那样,更好地通过人民网这个平台和我们的网友朋友们进行交流,也希望通过人民网这个平台,看到网友朋友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会争取第一时间改正存在的问题,使广州的城市建设、文明和文化建设做得更好。希望人民网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宽阔的国际视觉和视野,推介国际上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高水平发展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推动我们立足广州,继续学习和提高。”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