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好像很久没人问了,不过,因为亚运会的缘故,最近有很多人在问。”中华台北队旅日棋手张栩今天旗开得胜,他在谈到代表中华台北队参赛一事时说,“中华台北是生我的父母,日本是养我的父母,这次代表中华台北队参加亚运会比赛,我当然很高兴,但也感觉对不起日本棋迷。”
书卷气很浓的张栩是中华台北围棋队第一得分手,上午第一轮,他轻取马来西亚的汤文彬;下午第二轮,他让越南棋手黄南胜脆败。后来,有记者打趣“黄南胜”的谐音,但张栩对这种玩笑不以为意。比赛结束后,他平静地走向休息室。他说,今天的比赛只是热身,“后面中日韩的对手可强大多了。”
台湾人士成为旅日棋手已有多年的历史,而无论是在台湾还是日本,人们对此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1952年,10岁的台湾小孩林海峰赴日学棋,3年后在日本入段,23岁时赢得名人战冠军,成为日本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随后,林海峰升为九段,在上世纪60年代统治了整个日本棋坛。
在林海峰之后,王铭琬和王立诚等台湾棋手继续扩大旅日棋手规模。1988年富士通杯和应氏杯开赛前夕,出现了棋手归属的资格之争。
当时,日本围棋强于中韩,所以日本棋院对棋手归属并没有过多计较。富士通杯林海峰代表日本棋院出战,王铭琬和王立诚在后两届比赛代表中华台北队,到1990年韩国举办东洋证券杯时,林海峰又代表中华台北队参赛。
如今已经停办的东洋证券杯是继富士通杯和应氏杯之后的第三个世界围棋个人大赛,这项比赛对棋手归属资格的要求,与演变为三国围棋擂台赛的真露杯同样宽松——在三国围棋擂台赛中,林海峰、王立诚等中华台北旅日棋手先后代表日本队参赛。
直到1995年,韩国旅日棋手柳时熏在擂台赛中的代表资格问题引起了韩国棋院的重视,中日韩三方当时对此问题达成了一致:棋手以所属棋院资格参赛。2004年和2005年中日韩三方修改了协议,确定“个人赛棋手以棋院资格参赛,团体赛棋手按国籍参赛”,但2008年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章程又规定:无论个人赛、团体赛还是混双赛,棋手必须按国籍参赛。因此,当时的中华台北队涌入了多达10名的旅日棋手。
对于这段历史,张栩并不陌生,他也是沿着旅日这条道路成为职业棋手的,“在台湾我无法得到提高,所以,我对日本围棋是有责任的。”
张栩今年30岁,他的妻子小林泉美是日本著名棋手小林光一的女儿。张栩到广州参加亚运会比赛前两周,小林泉美刚刚生下第二个女儿,取名张心治,采用“治”这个字是听了赵治勋的建议,由此可见,张栩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融入日本棋界,也只有在参加亚运会这样的比赛时,张栩才会成为中华台北队的一员。(新浪体育注:事实上张栩和小林泉美的女儿已经张心治一岁多,也还没有第二个孩子。)
“棋手最该想的是下棋。”张栩说得很简单,“至于代表哪个队的问题,这应该由比赛的性质来决定。”
本报广州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