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运有竞争更有交融 接纳异域文明让广州走向世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08日09:58  南方日报

  和奥运会严格规定项目设置不同,亚奥理事会给予了亚运承办城市更多的自主权,这仿佛给历届亚运承办城市出了一道半开放的论述题:如何在完成既定动作之余,更好地通过亚运推广亚洲体育文化?  广州亚运会共设42个大项476个小项,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如何安排和设置这些项目,如何通过设项来体现亚洲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这是广州亚组委在亚运筹备期间最需要精心解答的问题。

  创新演绎体育精神

  历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都能根据自身特点,增加或删除一些项目,但部分的出发点更多是从本国特色考虑。例如1970年的曼谷亚运会就削减了网球和乒乓球项目,但同时又新增了帆船比赛,原因是泰王蒲美蓬很喜欢帆船运动。多哈亚运会增加国际象棋,主要也是为了当时已经嫁入卡塔尔的国际象棋大师诸宸考虑,希望她能代表卡塔尔出赛,增加赛事吸引力。

  同样的“考题”放在了广州亚组委面前,该如何解答呢?

  奥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作为亚洲文化大融合的盛会,广州亚组委为广州亚运增加了一个新的内涵,“更好玩”。本届亚运新增了龙舟、滑轮、体育舞蹈和板球4个大项,以及棋类比赛中围棋和象棋两个小项,就充分体现了这点。

  广州亚组委竞赛部常务副部长李乃镇在介绍广州亚运竞赛项目设置时表示,我们对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运动项目,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新增加的项目,例如轮滑,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且在亚洲各地都很流行。我们也注意保存一些具有观赏性、容易推广的项目,即使该项目在中国并不普及,例如“卡巴迪”,这项运动在南亚地区深受欢迎。

  亚运会的设项,和奥运会有本质区别。奥运会更注重的是体育竞技本身,追求的是纪录、金牌,而亚运会,则是给亚洲各国和地区一个展示当地体育文化风貌,促进体育文化融合的舞台。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广州亚运除了保证28个奥运项目,其余非奥运项目的设置,就充分以“文化融合”作为先决条件,充分尊重亚洲各国和地区体育文化,甚至将其重要性看得比金牌战略更高。

  亚洲多元文化大融合

  作为亚洲体育最高级别的盛事,亚运会本身就是一次亚洲文化的展示舞台。

  本届亚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就充分挖掘出这一特点,将亚洲各地区具有鲜明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尽可能列入其中,这些运动,未必如足球那样具有普遍性,但恰恰是体现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如东亚地区的柔道围棋、象棋;南亚地区的卡巴迪、板球;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台球等这些项目,已经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体育比赛,而是一种文化载体。

  亚组委并不仅仅是承担了设计项目的责任,如何在筹备过程中,赛事期间,更好地以项目推广为契机,促进亚洲文化的融合,才是亚运会真正的意义所在。

  在2009年敲定了亚运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比赛后,亚组委通过对外“巡回亚洲”,对内“深入民间”的不同思路,希望通过项目推广,加强内外的沟通与交流。

  2009年3月,“阔阔真公主”号仿古木船带着广州亚组委的祝福,开始走访亚洲海岸线上的国家和地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文化就这样得到了交流。

  而在对内的项目推广中,则更侧重于推广观众还不熟悉的项。亚组委竞赛部还特意组织了卡巴迪友谊赛,由留学广州的印度学生与中国学生对垒。

  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国人熟悉的龙舟、围棋、象棋将在广州亚运会首次亮相。这些项目,都是充满着岭南文化特色,正是让岭南文化通过亚运会,走向世界的契机。

  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看来,岭南文化的精粹就是一种“敢为人先、兼容并收”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难以捉摸,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体现在亚运会的项目设计上。

  广州亚组委开创了亚运会比赛项目最多的历史先河,除全部北京奥运会项目外,还设置了14个具有亚洲地区特色和群众基础的项目。

  兼容并收,在项目设置上不“排外”,韩国最强的滑轮、印度大热的板球,全都列入亚运项目,也不“避内”,具有岭南特色的龙舟、围棋一样“入亚”。充分尊重观众的意愿,在东亚地区拥有深厚观众基础的体育舞蹈,也成为了亚运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沈澈就认为,广州举办亚运会,就是要让观众不仅观看到高水平的竞技比赛,还要参与、感受一种多元文化的交融,要让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士看到广州的实力和文化想象力,感受到广州的亚洲文化情怀。“等到2010年,大家来广州不光是看足球踢了几比几,更重要的是文化分享、文化拜访和文化对话。”而在距离亚运开幕还有不到一周的时候,我们终于能自豪地宣布,我们做到了。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梁燕

  统筹谭亦芳

  ■亮点

  设项体现男女平等

  本届亚运会是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体育舞蹈、龙舟、轮滑、板球4个大项和棋类中的围棋、象棋2个分项首次正式进入亚运会,拳击、卡巴迪、水球、围棋和象棋等竞赛大项中首次设置女子小项,为亚洲女运动员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

  民族特色荟萃亚运

  广州亚运会共设14个非奥运项目,除龙舟、体育舞蹈、象棋、围棋、滑轮和板球这些首次“入亚”项目外,还包括保龄球、台球、高尔夫球、卡巴迪、空手道、橄榄球、藤球、壁球、国际象棋、武术和软式网球。基本囊括了亚洲各地群众喜闻乐见全民健身的重点项目。

  参赛选手层面丰富

  但这次广州亚运设项,不少项目都是全民健身“玩”出来的。例如中国队龙舟选手,分别是来自九江和肇庆的“农民军”,龙舟本来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强身健体的消遣,如今却能登上亚洲体育最高的竞技舞台,大大丰富了参赛选手的社会层面。

  ■短评

  体育是世界的语言

  一句“你好棒!”在亚洲地区,可能就有上千种表达方法,但在赛场上,那是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一个会心的微笑。

  人们总是热衷于学习各种各样的语言,希望能够加强沟通,了解更多不同地方的历史和故事,去看更大的世界。却从来没想过,人类早已拥有一种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体育”。

  “体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较量,而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即使赛场上是对手,灵魂上却是朋友,那些一滴一滴流在训练场上的汗水,那些被伤病折磨的日日夜夜,或许最亲的人都不懂,但对手却是明白的。所以,体育从来就不应该定义为一种对抗,而是一种交融。

  不是每一个洲,都有如此庞大的洲际运动会,亚洲,这片古老土地,拥有最斑斓的文化,因此,也最需要一个舞台,一个能打破语言界限的舞台,去共同上演一出精彩的亚洲之歌,这才是亚运会的精粹。

  广州亚运,不是庞大,而是盛大,在最后一次能尽情挥洒的舞台上,在亚奥理事会限令“瘦身”,以后的亚运会只许有35个项目前,我们给亚洲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后一次尽情演出的机会。无论这个项目是否在中国流行、无论这个项目是否有国际地位,广州亚运,都给予相同的演出空间。这就是一种尊重,这就是一种包容。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