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杨然发自广州
22日,一个名叫“卡巴迪”的比赛项目在广州南沙体育馆亮相,这个项目也是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唯一没有参加的项目。中国队只是在1990年卡巴迪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时,由首都师范大学组建了一支队伍作为东道主参赛,此后就连续缺席亚运会。据了解,目前卡巴迪在中国还属于“扫盲”阶段,甚至连卡巴迪的游戏规则都还没有一份完整的中文版本。卡巴迪到底是“何方神圣”?记者昨日前往比赛地一探究竟。
“最便宜”的运动最好玩的游戏
对于卡巴迪,最通俗的解释是:类似中国民间小孩子们玩的老鹰捉小鸡。有人说,“卡巴迪”是所有运动中“最便宜”、门槛最低的项目,只需要一块长13米、宽10米(女子和少年赛场长11米,宽10米)的场地,双方即可互为攻守。同时着装也没有特别要求:“目前对卡巴迪的着装还没有严格的限制。”亚洲业余卡巴迪联合会技术官员郭修金告诉记者。
开始比赛时,各队站在己方半场,先由进攻方的一名队员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半场。进攻者必须连续不断大声呼喊“卡巴迪”,稍有停顿或含糊,就将被罚出场,过拦截线后,即可用身体的任何一部分触碰防守者,被触者须出场,输1分;反之,进攻者在追逐时喊不出声或被防守者逮住,则失一分。
听起来确实和老鹰捉小鸡很像,但真正比赛起来却激烈得多。进攻队员需要不停地晃动身体迷惑对手,同时准备好撤退,因为一个不小心,六七个对方队员就会扑过来,狠狠的将他按倒在地。现场一位卡巴迪技术官员告诉记者:“这项比赛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动作很自由,有空翻这样的武术动作,也有相扑、摔跤等动作。”
故事里,释迦牟尼也爱卡巴迪
卡巴迪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大受普通百姓欢迎。传说在印度教故事里,卡巴迪由一位印度神话悲剧英雄以寡敌众的故事衍生,而佛教故事则说,在释迦牟尼修成正果前,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卡巴迪。
1936年柏林奥运会,卡巴迪被首次列为表演项目。当时的卡巴迪并没有统一的规则,运动员的穿着也都不是现在亚运会的样子,而是赤裸上身,有时会涂上精油或泥巴方便比赛。
如今,日本和韩国也开始玩起了卡巴迪,他们也都派出队伍参加广州亚运会。昨天韩国队输给伊朗队后,韩国一位队员不无伤心的说:“我们训练得很刻苦,但还是输了,要知道,我练这个已经六年了。”与韩国队的失落相比,日本队则兴奋无比,他们爆冷击败了传统强队孟加拉国队,这简直相当于在足球世界杯上击败阿根廷!也难怪日本队员兴奋得像夺得了世界冠军,又蹦又跳。而孟加拉国队员显然不愿相信这个事实,还一直在场边张牙舞爪的和裁判较劲。
中国要玩卡巴迪一年就能进前三
卡巴迪在中国还不太为人所知,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公冶民认为,“主要问题是没有老师,没有教练,不了解其文化,也不熟悉其游戏规则。”本届亚运会中国缺席卡巴迪,反映了国内对它还没有足够的兴趣,对此,亚洲业余卡巴迪联合会技术主任普拉赛德·劳感到很遗憾:“目前中国部分农村地区能见到类似的运动,但并不是卡巴迪的形式。中国人口众多,这一类游戏对老百姓应该有吸引力,因为活动起来不需要什么花费或昂贵的器材,可以直接在草地或沙地上玩。”
据亚洲业余卡巴迪联合会技术官员郭修金透露,原本中国是准备组队参赛的,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其他国家的领队说,这是中国给他们机会拿奖牌。“他们太谦虚了,如果我们组队,以我们这种举国体制,短时间内进前三名是没问题的,拿金牌有难度。”普拉赛德也认为:“如果在中国开展这项运动,不出1年,中国队就能在亚洲跻身前三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