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淑君违规真相水落石出 所谓“阴谋”并不存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17:19  华奥星空

  杨淑君两次劈头全场占优,9-0领先越南选手武氏厚,却被裁判中止比赛取消资格。跟杨淑君自己的反应一样,很多跆拳道迷都在询问,这是为什么?

  今天下午举行的赛会官方新闻发布会上,世界跆拳道联盟秘书长梁振锡明确表示,杨淑君在电子感应袜里加了违规感应器,有利于其得分,违背了公平竞赛原则,因此取消其比赛资格。

  2010广州亚运会跆拳道比赛女子49公斤以下级1/8决赛,中华台北选手杨淑君对阵越南选手武氏厚,结果杨淑君被取消比赛资格,这一判罚引发了争议。杨淑君痛哭流涕,久久不愿离场,也因此影响了后面比赛的进行。

  跆拳道比赛由裁判给分判断胜负,因此也容易引发争议。2008北京奥运会上,陈中一直1-0领先,但结束前2秒被史蒂文森踢中头部,当时四名裁判均未给史蒂文森计分,主裁判于是判陈中获胜。但英国队提出申诉,最后裁判改判史蒂文森获胜,陈中无缘四强,当时两届奥运冠军陈中大度地接受了这一改判。而在男子比赛中,古巴选手托斯对裁判不满,竟然脚踢裁判,被终身禁赛。

  世界跆拳道联盟也意识到了这项运动的裁判判罚如果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很可能被踢出奥运会。于是从去年开始,电子护具就在世界大赛频繁使用,这降低了73%判罚失误率。另外,这次广州亚运会还加强了裁判组的国际化,四名裁判来自四个国家和地区,担任杨淑君与武氏厚这场比赛的裁判分别来自菲律宾、中国、科威特和塔吉克斯坦。另外,这次跆拳道比赛还引进了现场录像,对于争议判罚,裁判可以回放录像来裁决。

  杨淑君被取消比赛资格绝对不会因为是比赛中犯规,因为杨淑君与武氏厚实力上完全是两个档次。全场比赛杨淑君占尽优势,两次干净利落的下劈踢中武氏厚头部,很快以9-0领先。就在杨淑君即将庆祝胜利的时候,裁判中止了比赛,宣布取消杨淑君比赛资格,武氏厚晋级八强。

  问题还是出在了电子护具上。杨淑君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真正原因是,她在比赛中使用了违规的电子感应袜。梁振锡解释说,“感应器在电子袜出场时是已经安放好的,应该在脚后跟下部,而不是脚后跟后部。但在杨淑君的电子袜脚后跟后部发现各有一个感应器,这是违规行为。该种感应器为1997年生产的版本,更有利于她得分”。

  杨淑君被取消比赛资格后,中华台北队教练刘庆文召集记者召开了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刘庆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是,杨淑君的护具是从国际跆联授权电子护具供应商那里购买的,符合跆联规定。赛前检录的时候,裁判对其护具进行仔细检查,被告知电子感应袜前面没问题,后面感应不是很好。杨淑君更换了第二双电子感应袜,这一次通过了检查,也被允许参赛。中华台北队认为“不公平”的是,既然赛前检查没问题,为什么会赛中认为电子感应袜有问题。

  随后在赛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台北的部分记者丧失了风度,多次打断发言人和翻译。这部分记者先入为主地认为,赛前没发现问题,比赛开始了才指出电子感应袜有问题,似乎是一次“预谋”。梁振锡将情况解释得非常清楚。赛前检录已发现违规感应设备,要求队员取出后,通过了安检。不过比赛开始后,工程师从监控中发现违规感应器再次出现在杨淑君电子袜的脚跟后部,并且立刻向技术代表汇报,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阴谋”。梁振锡同时指出,比赛中发生该种情况实属首次,基于违规的事实,世跆联作出了判罚,感应器已被取出作为证据。

  梁振锡还强调,如果因为杨淑君的名气大而没有取消其资格,那么对其他运动员来说就不公平。杨淑君希望公平,但首先应该遵守比赛规则,自己先要做到公平。发布会上,梁振锡也批评了杨淑君和中华台北教练在被取消资格后长时间占据赛台,导致后续比赛无法进行的行为。

  杨淑君并不是今天跆拳道比赛唯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在她之前,中国男队的李来和一名东帝汶选手均被取消资格。杨淑君被取消资格之所以引发很大的争议,也是因为她与中国队的吴静钰很可能在决赛上演龙虎斗。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半决赛击败杨淑君继而夺冠,之后两人多次在国际大赛相遇,互有胜负。这很可能是25岁的杨淑君最后一次参加亚运会,渴望比赛胜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毕竟违反了比赛的规则。

  一场闹剧终于结束。杨淑君的眼泪不值得同情,因为她首先作弊,违背公平竞赛原则企图获益。杨淑君与其教练长时间没有退场,影响了亚运会跆拳道比赛的进程,此举更有失风度。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部分记者在还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在发布厅喧哗吵闹,多少也有违体育媒体人的职业素养。

  (新浪华奥广州亚运联合报道组记者 杨莉 敖铭)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杨淑君 跆拳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